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紐伯格林

Europe    29/05/2005    Fernando Alonso        Renault            59    1:31:46.648

Europe    22/07/2007    Fernando Alonso        McLaren-Mercedes    60    2:06:26.358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紐伯格林和霍根海姆開始輪流舉辦德國站。

最早的時候,好像每一年每一站的分站冠軍都能記得。後來,連每一年哪些賽道還在賽歷上都模糊不清了。

原本,一直是霍根海姆賽道在舉辦德國站吧,紐伯格林名氣雖響,一直都是冠作歐洲站之名的。確實不記得是什麽時候開始,巴倫西亞取代了紐伯格林歐洲站的地位,德國境內的兩站比賽也變成了輪流舉辦的一站比賽。

2005年那次正好是高考前看的最後一場比賽。那次是KR在最後一圈的第一個彎角前懸掛突然斷裂,從領先者的位置退賽,然後當時排名第二的FA順勢變為冠軍。

比賽結果很胸悶啊。高考的成績也很胸悶。不過底子在那,倒也進了一志願。然後上大學,遇到了美籍韓裔的英語外教文閨離,交給她的第一篇英語作文,就是講述了2005的那場歐洲站。

到今天正好六年。剛才看比賽直播的時候,但凡鏡頭橫切給一號彎,還是能想起六年前KR帶著破裂的前懸掛和即將脫落的前輪側滑進沙礫堆的場景。真的難忘。

媽媽也還記得。剛才還問我,KR近來如何呀。歎口氣,丫在美國玩納斯卡卡車賽呢。納斯卡居然真的有卡車賽,這也是我很久以後才知道的。

2007年那次則是我自從看一級方程式以來頭一次錯過了半場正賽直播。那次好像是下了很大的雨,賽道都成澤國,如果不是今天查了歷史檔案,都不記得原來又是FA拿了冠軍。

錯過直播,也正是爲了參加文閨離組織的一個中美文化交流活動,那天晚上算是個開營式吧。正是上海最熱的大伏天里,回到沒有空調的宿舍,剛剛坐定,便看到KR又因為什麽稀奇古怪的故障退賽。

一級方程式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記錄,KR也可以貢獻一條,職業生涯從未在紐伯格林完賽。記得我媽那時候常說,KR該多多去燒燒香拜拜佛。笑得無語。

那個也已經是四年前的事了。

我不太會按照具體的年月日去記住那些日子,但是每到這一站我還是會想起來,作為車迷,是不是還是蠻職業的。

可惜今年FA沒有奪冠啊。也突然才想起來,即便明年去德國交流三個月的時間籠擴了德國站的比賽日,我能看到的,也是霍根海姆啊,笑。

其實吧,紐伯格林,我和你還是很有緣的,真的,但是我不急,人生那麼長,是吧。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Nada pode me separar do amor de Deus.

很多時候我想,就算是絞盡腦汁編劇本,真的也寫不出比這個更傳奇的人生了。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世界冠軍的代價

西班牙媒體好像一直對扒一扒車手的傷病很感冒。記得08年他們是做過一個看上去“很恐怖”的Jorge Lorenzo傷病分析錄像的,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感覺——體無完膚啊!現在,馬卡又給了Dani Pedrosa版本的,雖然是西語的,但是應該是很容易猜出意思的,看看這些年來鯊仔的骨折檔案吧。

一個數字是一處骨折,可憐的鯊仔啊!

據說這次骨折還算clean break,不需要手術,應該也會趕得上三周后的加泰羅尼亞GP。鯊仔最大的優點是,很少抱怨,很少廢話,像這次也沒有怎麼責駡麥當勞。當然,另一個原因是,該他罵的Puig基本都已經幫他罵過了- -#。Speedy recovery!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曲陽

我這人一般不怎麼上網團購的,因為懶得關心那些信息。但是大概是兩月底左右吧,Cipher發消息給我說看見了曲陽卡丁車的團購,半價。當時心想,反正要到五月十號才過期嘛,雖然是非周末的票,總也是用的掉的。於是一下團了四張,想還有兩個多月呢,隨便拉個人半小時不就搞定了。結果,沒想到去深圳去了三個多星期,回來之後又是上海站F1又是上海車展又是X-games Asia,又是中期轉博又是馬普國際學校申請又是這個組會那個總結,一坨事情忙完居然也就到了截止日期。本來Yuki答應了請半天假一起去,結果臨時臨刻突然跟我說來不了了。正好丹丹忙完一個項目周一休假,結果她也臨時臨刻被叫去加班了。本來想著我請客還找不到陪的人嗎結果還真是找不到。沒有敢在辦公室大肆宣傳。兩件事。第一,之前MelisaBaby在辦公室打遊戲,請問sqli怎麼會知道的?她是來過我們辦公室看見了還是有千里眼順風耳?第二,我跟老闆說過我周四一早不在研究所,他是怎麼知道我還有MelisaBaby等人一起去車展了?他是未蔔先知,特級間諜還是會讀心術啊?

突然就想起了雷諾09年的那起撞車門。車隊競爭嘛,人家還是赤果果的經濟利益在裏面了。當年花布那個,讓車手A故意撞牆引發安全車,從而幫助車手B拿到冠軍的做法。沒錯,是很卑鄙,很不人道,因為在拿車手A的命冒險。但是比起這個骯髒的構思。撞車門東窗事發后,WitnessX自以為清高的洩露了整個計劃制定的相關人員,直接導致當時的雷諾車隊領隊被永遠驅逐出F1,當時的雷諾技術總監被下達幾年禁賽令,我其實覺得這種背叛才是最骯髒最噁心的。很顯然,WitnessX你從一開始就知道全部的計劃,你當時就可以反對,反對不行你當時就可以揭發這件事情,或者你不揭發你辭職走人啊,不是違背了你高尚的道德觀么。你沒有。結果一年多過去了,要攤派責任了,開始洩露內部機密了。這怎麼說呢,做個婊子你也要德藝雙馨啊,你婊子你還立什麽牌坊呢?不說了,再說又想罵人了。上海話罵人還是很給力的,但是罵那些聽不懂上海話的也就沒意思了。

於是就一個人去開卡丁咯。開卡丁危險么?其實不怎麼危險啊,你開著極限速度也才80KM的小破車,戴個安全頭盔,有毛危險的?可是進場前就是必須要簽一個生死狀,申明我在這裡發生的任何事故卡丁車場無須負責。雖然我很喜歡玩卡丁,但是我真的老討厭簽這個生死狀了,簽這種東西感覺真的很差勁,就好像死了也沒人管一樣的。說起來卡丁車賽還是死過人的,去年就有一起,比賽時前車車手失誤上牆,胎掉飛出來正好砸到後車車手的頭上,1/2mv2畢竟。當然這是絕對絕對的小概率事件了。

曲陽卡丁車畢竟有些年頭了,比起上賽場那個破舊了不少。頭盔都是沒有面罩的,因為場地小,很多彎角沒有輪胎墻。不過這樣也許只有安全。沒有面罩你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自己的速度嘛,要是沒感覺的話絕對就一腳地板油到底了。說實話我理解那些用豪車飆車的人,車子太好的話一百公里兩百公里你坐在裏面是感覺不到的,不知不覺就爬到那個速度了。要是大家都開個普桑,一上一百公里車子自己就發抖,你看誰還有本事飆車。或者說,要是所有的車都是敞篷的,你看誰還敢輕輕鬆松飆到兩百公里,臉皮都要被吹下來了。

沒有輪胎墻其實有時也是好事。你看著輪胎墻總覺得很軟很安全嘛,一腳地板油也就過去了,了不起撞一下反正也疼不到哪裡去。直接看到水泥牆,那個心理感覺就不一樣了,你會想啊,萬一我這一把方向打不過去呢,不是直接上牆了。比如我一直沒敢在一號彎全油門過去,就是因為正好大直道上一腳地板油有點速度了,總怕臂力不夠轉向轉不過去。其實一號彎那麼寬,緩衝區也很大,只要方向打到位,絕對可以全油門過的,但是你做不到啊,卡丁車方向盤沒有助力的咯,速度越快需要打方向的力量越大啊。

而且存在一種矯枉過正的事情。看足球賽的人就會知道,每次比賽臨近尾聲,那些球員體力不行了,傳球失誤增多,那些失誤多數都是傳得遠了,你會奇怪力氣不夠應該是傳得近了才對啊,但事實上正是因為知道自己力氣不夠,所以刻意的多花了力氣,於是就矯枉過正了。卡丁車和其他的賽車也是一樣的,你知道要過彎,要打方向,但是你沒有那個力氣了,於是你卯足了勁一把打過去,一般來說就是打過頭了,於是車子就spin了。

本來是想著把四張券一起用掉的,一張八分鐘,四張也就半個多小時咯。知道自己身體素質不行,真沒想到其實自己的身體素質這麼差。十六分鐘就不行了。當然咯,要把卡丁車當碰碰車開的話一個小時也不會累的,但是我顯然不會那樣的咯。因為我不會甘心的嘛。曲陽賽道對80KM極速的車來說沒有任何一個彎角是需要刹車的。我不是很懂行,但我還是知道理論上的賽車線的。我知道路線足夠好力量足夠大的話那些地方都可以全油門過去的。所以我每一圈都在找那根全油門的賽車線,外內外,從一個路肩到另一個路肩。

跑八分鐘是不過癮的,但是跑到十二三分鐘也就是極限了。力不從心這種事情永遠都是存在的。打不過方向,一把猛拉,spin了。捨不得鬆油門,又轉不過彎,於是割草去了。事實上,因為那個破頭盔沒有面罩,還害的我割完的草屑直接跑我嘴裡去了- -#,一身的灰塵草屑更是躲不了的。

轉彎的時候當然還是會有G力的,一般的卡丁車都是沒有安全帶的,所以每次都有要被甩下車的感覺。有一些彎角因為人已經被甩的橫過來了,加上卡丁本身很貼近地面,所以那個進彎的視角真的很神奇的,其實我還真的蠻迷戀那個視角的,因為感覺真的很像在電視上看那些摩托車手壓把進彎的視角。不過副作用也是有的,就是開久了會暈車的,我是不暈車的,但是十六分鐘開下來我確實是感覺到了身體不舒服,如果不是那樣的話我也不會浪費兩張券不開的。因為我的手已經抬不起來,只是握著瓶子就在發抖了,五臟六肺有點不安定,左側腰部磨掉了很小很小一塊皮,爲了消減被甩來甩去的效果一直拿背貼著座椅所以背上磨的生疼。事實上,昨天讓MelisaBaby幫忙看了一下,背上那兩塊已經腫了,昨晚睡覺都一直火辣辣的疼,今天也還是碰不得,一碰就疼。

我也知道這次卻是是開的有點過了,直到現在手臂直起來都很疼。我是真的不甘心啊。你說不過就是十幾分鐘,怎麼就會累成這樣,我是有多弱啊!

其實很想今天繼續去開的,因為用剩的兩張券今天是最後一天嘛。倒也不是說捨不得這筆錢了,但是你要知道,卡丁車券和錢,對我不是一個概念。我其實也知道就算今天下午沒有組會,我真的去開了卡丁,估計一上去也就是昨天最後幾圈的那個糟糕狀態,而且我也知道不管自己狀態多糟,我還是捨不得松油門的,因為我不會甘心松油門的,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傻逼。我也猜我會不停的spin不停的上草地不停的撞牆,所以我也知道那是不好的。

所以我就想送人也蠻好的,然後就可以跟別人討論一下曲陽心得啦,雖然我自己不去我是真的很遺憾的,真的不是因為浪費了這張票子遺憾,而是可以去開卡丁沒有去而很遺憾。結果沒有想到送人都沒有人要。請客也沒有人,白送也沒有人。當然,就算最終送給了X,而X卻把卡丁當成碰碰車開的話,我心裡其實也不會高興的。很簡單嘛,在我看來有價值的東西,送給別人要是別人看不到那個價值,肯定是不愉快的。這樣想最後沒人去也沒什麽不好。不過我確實是不高興的,不是票子不票子了,是找不到跟自己價值觀一樣的人感覺始終很孤單。當然你cherish不cherish什麽,大概也是天生的,強扭硬掰也是改變不了的。那個時候突然很想念自己高中的班級,那個時候一大群人一起討論F1真的討論的很high的,突然理解了為什麽那麼多人都找了自己的高中同學做了男女朋友,大概真的是高中同學比較講的來吧。畢竟很多東西是需要共同語言去維護的,交流都有障礙的話,別的什麽都不用多談了。

我其實知道就算今天去開了那兩張券也就是自虐。但是一腳地板油真的也是我發洩的方式了。雖然看起來我脾氣已經很差了,但事實上多數時候我還是在忍的,我也不是那種天生很積極整天很哈皮的單細胞動物,就像開頭提到的那樣,很多事情我不說又不是我真的不知道或者真的不在乎,跟談不來的人一起工作真的很累的,我又不是天生撲克臉咯,表情也是要擠出來好不好。沒辦法的,你整天鬱悶整天哭喪著個臉沒有要理你的,誰都喜歡那些個性sunny心態積極的人啊,可是有幾個是天生單細胞啊,單細胞能活到現在?我就是把這個當做一種修行了。但是脾氣就是差,改也改不了。

我以前買過一雙輪滑鞋嘛,我求的是什麽呢,其實我求的就是摔倒。沒有任何顧慮的去受傷。我還記得剛買那鞋的時候我正好要出國看個比賽,每次練習提心吊膽,怕摔骨折了害的行程取消。我一個人去香港澳門旅行,很累,那時華大辦公室很多人感冒,但是沒有傳染給我,因為我怕我自己感冒,然後出不了境。我沒有時間去生病或者受傷啊,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幫我搞定任何事情的,你拖,拖了多大的坑將來還是要自己去填。所以我就自虐的想摔倒想受傷啊。我去開卡丁,我其實希望我可以沒有任何顧慮的一腳地板油,管他上牆翻車的。但是我不能啊,我撞骨折了有人能把我從那個座位上拉起來么?如果一不當心傷著了,肯定會被懂行的罵傻逼,被不懂行的罵活該。

我還是有很多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的,所以我的人生並不消極,或者說即便偶爾有些消極情緒,我也是很快就可以恢復過來的,實在是我的to do list太長了。或者說,還是很多事情不做的話會不甘心吧,就像可以全油門過的彎角要你鬆開油門總是不甘心的一樣。

今天收到郵件說馬普國際學校的申請還是過了,雖然之前就聽說了,但是這個也算是confirm了。我不知道其他人都是因為什麽各種各樣的理由想要去德國了,當然能去總比不能去好了,白給的總是不要白不要吧,這也算正常人的心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價值觀比較奇怪,或者說至少在這麼一小圈子的人當中顯得比較奇怪。對我來說,我一直覺得超越我價值觀範圍以外的人或事,都是一文不值的。不知道正常一點的其他人是怎麼想的。

過兩天就是爸媽結婚紀念日,不知道送點什麽給他們好呢。我唯一不喜歡我爸媽的一點就是他們的綿羊性格啊,很多事情,他們總是喜歡大化小小化無,能忍的都忍了,總是說,不要惹是生非。這我就真的很看不慣啊。以前有一段時間老爸身體不太好,說起來是單位一點issue,大概是有人酸他還是啥的,搞的很不開心。我說人家酸你你就不能酸回去?人家罵你你就不能打回去?他敢白天在別人面前造你的謠,我就敢半夜到他們家門口放花圈。難道很多事情是忍一忍就能過去的么?這世上得寸進尺的不要臉的多了去了。你就是憋著才憋出毛病嘛。

但是沒有辦法。我也不是那種腦門一熱想幹啥幹啥的人。我有時甚至非常討厭自己這麼理智。不這麼理智的話我現在肯定幸福多了。但是沒有辦法。我知道什麽對我是好的。人生總是要compromise的,不可能事事如意,爲了得到一些東西,總是要失去一些東西,爲了擁有一些東西,總是要忍耐另一些東西。所以我也不是要去抱怨什麽。也正是這樣,我才更加需要去開卡丁車,去spin去割草去上牆。算了,今天也是得了空了碼了那麼多字,其實也就是寫給自己看的。因為雖然用的是中文,但是懂中文的也很難看懂的。

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超跑賞 之 番外篇 2011上海車展特輯(上)

幾乎純粹是為了親眼看看458意大利,在被老板知道翹班的前提下,還是趕在上海車展即將落幕的最后一天前去觀展。在過去的將近兩個月里,每天不是忙著學業相關的事情,就是忙著四處旅行或者看比賽,體檢時醫生都說我太過勞累了,只怪我天生精力充沛感覺不到吧,一直到今天,才終于找到一個間隙可以睡到下午才起床,也終于找到一個機會可以整理一下這些來上海展出的寶貝們~

還是按照當天的行進路線來說好了,首先是這輛Fisker Karma,之前并沒有聽過這個品牌,這個設計看上去沒有特別新穎的地方,不過確實中庸的還是蠻好看的,也算是結合了美國車的硬朗和歐洲車的飄逸了。

Fisker Karma
 據說這輛混合動力車賣的還挺好的,幾十萬人民幣的價格也許還不算絕對的難以承受,但是考慮到上海日益上漲的油價,我越來越懷疑我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有一輛自己的coupe了。

然后是這輛同學說很適合我的Mitsuoka Himiko,可惜這車不管多貴,離開我喜歡的風格也差得太遠了,倒是很有老爺車的范。為什么大家都說我很女王呢,我自覺沒有那么霸道啊--#

Mitsuoka Himiko 女王
就我的審美來說,我還是覺得下面這輛Orochi酷多了,不過從設計上來說他們面向的對象是不同的,要我說Himiko感覺比較適合五六十歲的人--#,Galue大概適合四十多的紳士,只有Orochi才適合年輕人嘛--,當然我這是純粹從外觀上胡謅的。。

Mitsuoka Orochi 大蛇
Orochi的前臉,尤其是大燈設計真的很有大蛇的那種感覺,對分的尾翼用在它身上也感覺有種說不出的合適--,總體來說,我覺得Orochi的設計非常好,但是倒也說不上很喜歡,大概是我其實覺得這設計看上去有點小恐怖吧,總覺得有點陰險啊--。。不過無疑比起另外兩款,我還是更喜歡Orochi的,當然Orochi算超跑,另外兩輛都只是富豪用車的感覺,這也是他們不同的地方了。

Mitsuoka Galue 天路
Galue算是跟勞斯萊斯之類的車一個設計思路的了,但是說實話看上去有點小蠢--,好吧,只是至少目前我還是不喜歡這類車了,總覺得里面會走出來一個有錢的傻胖子似的--。

接著就是本次車展最貴的展品的,阿斯頓馬丁One-77。77是說全球限量77部,這款車也算是目前阿斯頓馬丁的最高產品了。覺得阿斯頓馬丁和瑪莎拉蒂感覺差不多,就是偏好那種紳士跑車的感覺,既柔和又有一種成熟的霸氣。

AstonMartin One-77
見過其他涂裝的One-77,不過覺得白色還是相對最適合的顏色,個人還蠻喜歡大燈下那兩個進氣口的設計的,總之,不夸張但是又難以忽略。

可惜的是AstonMartin的展臺沒有開放,站在外圍里面的一些展品看得不清楚,也就只有外圍的拍了幾張。

AstonMartin Rapide
我蠻喜歡Rapide這個名字的,在西班牙語里Rapido是快的意思,至于Rapide我猜可能是蠻接近的意思,不過不清楚是來自什么語言。要說的話AstonMartin最早是英國的牌子,不過現在據說落入印度人手中經營了。

AstonMartin Virage
我覺得AstonMartin的設計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他們的車從正臉看上去就像瞪了一雙可愛的大眼睛,也沒覺得多有殺氣什么的,可是從側面看上去,立馬速度感就不同了,細長的大燈很有一種正在飛馳的感覺,不曉得設計師們是不是故意這樣設計的,反正還挺有意思的。Virage后面那輛很Q的車是Cygnet,跟奔馳Smart一個類型的。更后面那輛銀色的是DBS,覺得他們好奇怪啊,本來以為他們會主打DBS的呢,結果藏在那么里面,害我都沒有拍到好一點的照片。

AstonMartin Vantage
總體看來,AstonMartin展臺的顏色好豐富啊,你看他們展出的車顏色不帶重的--#。不過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確實沒有一個所謂的專屬顏色了。

噔噔噔噔,接著到重頭戲啦,法拉利458意大利。只是很讓我郁悶的是,去之前看過同學拍回來的照片的,他們拍的458都是紅色的呀,為什么我去看的時候,展出的卻是一輛黑色的呢><!我是真的很喜歡法拉利那個被稱為貴族紅的噴漆的,好怨念好怨念啊。

Ferrari 458italia
我非常喜歡458側面的線條,似乎是縮短了的軸距甚至有一種摩托的動感,前臉其實也很不錯的,大燈設計很像鯊魚,保險杠和略為隱蔽的進氣口也很贊。458的得名是因為4.5L V8引擎,用意大利來命名也足見法拉利對這款車的期待。458第一次亮相是在2010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揭幕者是車王舒馬赫,命名者當然是蒙特澤摩羅。反正第一次見到458我就真心的非常喜歡這個設計,不過諷刺的是,正如Jezza有一次總結的那樣,每次法拉利F1車隊成績很好的時候,法拉利公司生產出來的車都不怎么入眼,每次法拉利F1車隊表現很差的時候,他們設計的新產品就非常奪人眼球。誒,真是杯具啊。

然后看一下對法拉利來說具有革命性的FF,FF是Ferrari Four的縮寫,意思是四座四驅車,也就是法拉利曾經發誓不會造的車,不過最主要的革命性在于,這是他們頭一次在設計跑車的時候還考慮到行李空間。我猜他們大概最終還是想和卡宴什么的分市場一杯羹的,而FF或許只是一個探路性的嘗試。

Ferrari FF
不得不說,FF還是比我想象的好看一點,因為最早在官網上看到圖片的時候,我其實覺得FF蠻難看的,主要是FF既像跑車一樣有很低的車身,又像有些SUV一樣有寬大的尾部空間,總覺得不是很和諧,不過照片可能多少加強了那個效果,實際看起來那模樣并不難接受。

然后是法拉利最便宜的一款被稱為平民跑車的California,要我說,這車的價錢半點都不平民--#,但是樣子上來說,確實很平民,反正不夠出彩,總覺得有點笨,不夠飄逸。

Ferrari California
最早的時候法拉利所有的車都是紅色的,后來正是蒙特澤摩羅為了開拓市場,改變了這一長久以來的慣例,以至于當天展臺上,唯一紅色的車就只有當中那輛F150°和下面這輛599了。

Ferrari 599
Bernie那個老狐貍說的很對,不是F1離不開Ferrari,其實是Ferrari離不開F1,你看大屏幕下方不還寫著16屆車隊冠軍么。可惜的是現在確實是Red Bull王朝了,說過要在伊斯坦布爾重大升級的法拉利,今天QP表現的也還是差強人意。

然后是曾經和法拉利是死對頭的蘭博基尼,看到現在動輒幾百萬的名車,誰能想到他們家最早其實是做拖拉機的。蘭博基尼的車似乎都是以西班牙最著名的斗牛命名的,特征就是硬朗的折線還有過分的寬大,可惜這次只看到了Gallardo和Aventador。

Lamborghini Gallardo
其實把Gallardo翻譯成蓋拉多并不合適呀,直接音譯的話應該是嘎壓日多嘛--#,當然這樣難聽多了。對于蘭博基尼的車,我覺得還是越夸張越好看,比如下面這個Aventador看上去就更帥一點。

Lamborghini Aventador
說實話Aventador這名字總是讓我聯想到阿凡達,不知道這車以后會不會有中文譯名,有的話又會是什么。Aventador看上去其實還蠻像Reventon的,如果哪天寫Lamborghini專題的話,再慢慢討論細節吧。

然后是賓利,這是我從小最早聽說過的品牌之一,好像在我父母的價值觀里,所謂的豪車就是奔馳+賓利,可能因為他們進駐中國市場比較早吧。可惜的是,我實在是不怎么喜歡這車的設計,我始終喜歡那種綢緞般飄逸的跑車,這種太過穩重的設計至少目前還不是我的菜。不過也可以理解啦,畢竟多數人買豪車都是為了彰顯身份和地位的,那賓利和勞斯萊斯或者瑪莎拉蒂當然就是首選,如果不買這樣穩重的車而去選擇那些靈動的跑車,大概看上去反而比較像暴發戶吧,就像卡特的婚紗注定不會前衛一個道理了。

Bentley GT continental


Bentley Mulsanne
接著來看看瑪莎拉蒂。有時覺得瑪莎拉蒂不愧是意大利人創造的品牌,即便是定位行政跑車,確實也沒有英國或者德國的那些品牌那么死板,固然是比不上法拉利或者帕加尼的靈動了,但是確實把穩重和動感結合的相當不錯。

Maserati Quattroporte
觀展那天有朋友提到摩德納,回來一查,確實摩德納在意大利有引擎之都的稱號,因為法拉利、瑪莎拉蒂和帕加尼總部都在摩德納附近。因為北極蝦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叫‘我寧愿去馬拉內羅當個清潔工’所以一直對馬拉內羅四個字印象深刻,倒是不知道離開摩德納也很近,摩德納似乎離開博洛尼亞也很近,還是帕瓦羅蒂的故鄉,這樣想來倒是以后去意大利旅游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了。

Maserati GranTurismo
瑪莎拉蒂最昂貴的車應該是MC12吧,下面這輛雖然不是MC12,不過看上去大概也是這次展品中最昂貴的一輛了。

Maserati GranTurismo MC stradale
很多跑車都會加上GT,比如保時捷911GT,比如賓利歐陸GT等。可能是因為FIA GT的關系,我以前想都沒想就直覺的以為GT指的是參加Grand Prix的車,今天才發現如果那樣的話縮寫應該是GP才對--#。原來GT指的正是Grand Turismo或者說Grand Touring,雖然直譯過來似乎是指的能做遠程旅行的車,但是一般來說還是理解成大馬力的車,確實,凡是以GT命名的車都不平凡角色呢。

Maserati GranCabrio
我確實是沒有仔細研究過瑪莎拉蒂的車,像這輛GranCabrio怎么看都和GranTurismo沒什么區別啊--#,大概哪天有空了好好去管網下個詳細的圖集仔細比對一下的話能發現一點不同吧--#。

寶馬的展臺,對他們的車不是很有愛,不過下面這樣啞光的噴漆確實很贊。

BMW AC Schnitzer
倒是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2006年舒馬赫第一次退役的時候,算是BMW最為友好了,記得很清楚他們最后幾站里一直在尾翼上寫著Danke Michael(Michael謝謝你)。然后當時有一首歌叫Deutchland(德意志),當中有一句這樣的歌詞Schumacher keinen Mercedes fahrt(舒馬赫開的不是奔馳車)。結果呢,誰能料到2009年舒馬赫復出,開的正是奔馳車--#。

然后我們來看看布加迪威航,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公路車,百公里加速只要2.5秒,極速407公里。可是,這車實在圓滾滾的讓我總是想到阿米巴蟲--#,真的是,球形也是一種身材么。

Bugatti Veyron
不是太理解為什么官方譯名還是翻譯成了威航,搞的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威龍的升級版呢,畢竟威龍這個譯名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了,換個叫法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to be continued...為了避免帖子過長,還是分篇吧--#)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失落的冠軍,憤怒的王者,都不如逍遙的長腿賣騷男

失落的衛冕冠軍Aragon抽著悶煙,憤怒的昔日王者PLG痛砸滑板,都不如那個逍遙又得瑟的長腿賣騷男,擺完pose耍賤笑,耍完賤笑弄風騷,歡樂輕鬆又自在,真特麼不是冠軍勝似冠軍- -#。

只能說,面對生活,有的時候心態真的比什麽都重要。得到了,要泰然處之,得不到,也要安然釋懷。最幸福的往往並不是冠軍,而是懂得生活的人。


五一去看了X-Games Asia,頗多感觸。

滑板騰躍臺,PLG王者本色,last run 95分堪稱完美,完成的動作簡直不能想像,全場震驚—+興奮,扯著嗓子狂吼P~~L~~G~~!瞬間好不激動。然而次日滑板U形槽的比試,PLG失誤連連未能擠進決賽,氣得當場砸了自己的滑板。兄弟,怎麼這麼不淡定呢,一個冠軍入帳也該知足了,不然你還讓比人活不?

最後體型總是讓我想起憤怒的小鳥中那隻紅色胖鳥的Andy McDonald衛冕了滑板U形槽冠軍,撩起T恤,一圈肥肚腩,不禁想,玩著X-Games呢都一圈肉,將來退休了豈不肥成球了- -#。德國有個年輕的小正太,一張漂亮的女人臉,輕薄瘦小的身子板每次都能飛得老高,這一對比,每次Andy還在半空中就給我一種快掉下來的感覺,但是小正太比不上Andy,小正太失誤連連,Andy穩定,而且只有Andy會做垂直的backflip,實至名歸。

長腿賣騷男叫Bob Brequest,其實也是個牛叉角色,滑板騰躍臺跟PLG叫板,結果不幸摔殘了,不過94分真的也可以算作惜敗了,手臂裹著厚重的紗布還不忘記在領獎台上擠眉弄眼,一點沒有很遺憾我只得了第二的意思。滑板U形槽又帶傷上陣,最後也拿了個第三,綜合能力相當強悍了,不過我始終覺得比起名次,他還是更關心怎麼朝觀眾拋媚眼,怎麼抹殺攝影師的菲林- -#。真的,冠軍的Andy也只是出場前會向台下做個V手勢,亞軍的Sandro Diez低調得沒有任何動作,PLG只管自己生著自己的悶氣,就只有長腿賣騷男,他不是選手,他是半個主持,他不是來比賽的,他是來調動氣氛的- -#。

輪滑街道賽,極限運動難得一見的大帥哥Brian Aragon居然也變成了胖紙,差點沒認出來,老外是多會長肉啊,遠看那寬厚的身板粗壯的大腿真的好崩潰啊,離近了倒覺得還是眉清目秀的,趕緊和好基友日本爆炸頭學學人家是怎麼保持身材的。第一名進入小組賽,第一名進入決賽,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未入三甲,也難怪賽後窩在角落鬱悶的吞雲吐霧。要說這也真是心態了,明明Aragon小組賽的成績放到決賽都足夠拿冠軍了,結果這個練習都不曾有過任何失誤的人決賽first run居然就重重的摔了一跤,之後就是run一次摔一次,到last run雖然沒摔,卻也來不及拿到高分了。Aragon呀Aragon,按說這麼頂級的選手不該心態這麼差的,想來大概實在是太習慣每次都是第一了。

小輪車騰躍臺。大概極限選手真的都很迷信的,他們比賽穿的T恤似乎都是不換的。比如我和Yuki是怎麼認出變形了的Aragon的呢,因為我們都記得去年他也是穿的這件衣服- -#。再比如似乎叫做Ace Byron的Mr.π。去年他也穿了一件印著π的T恤,今年一看還是那件- -#。真的是有人會同一款T恤買個一打的么。小輪車的比賽也很精彩,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居然想不起騰躍臺的冠軍是誰了。我記得街道賽的冠軍是個紫色車的爆炸頭,更精彩的騰躍臺倒反而想不起來了,可見冠軍也沒有用啊,還是要有個性才容易被記住啊。要不乾脆起一個拉轟的名字,長一張英俊的臉蛋,那樣也容易記住。

總體來說,今年的比賽比去年要精彩許多了,然而這也就算X-mini了,比如騰躍臺大概是四層樓的高度下來,但是據說標準設置的騰躍臺其實是八層樓高的。我還真的蠻好奇從八層樓的高度腳踏滑板跳下來會是什麽感覺啊- -#。不過我猜八層樓的騰躍臺應該比現在這個臺要寬吧,現在這個臺看著才1.5米寬,感覺輪子一偏就直接摔下來了(事實上今年確實有個選手就這麼直接摔下來了- -#)。八層樓的騰躍臺應該也會配備電梯了吧,不然一個比賽加上練習這麼幾十個run跑下來,直接可以改行搞登山去了- -#。

時間飛快呀,希望那些今年失落的憤怒的遺憾的傷心的選手們明年還能捲土重來,那些成功的開心的得瑟的賣騷的選手們明年也要繼續保持- -#,更希望的是,什麽時候上海能夠舉辦一場真正的moto-X就好了。

知足常樂。不知進取。知足者要的是質,不知足者要的是量,無非取捨,不存對錯,看重了,黑雲壓城,看開了,風輕雲淡。告誡加安慰總是有著太強烈慾望的自己,不要爲了浮雲搞丟了生活。就像昨天看見的那樣,失落的冠軍,憤怒的王者,都不如逍遙的長腿賣騷男歡樂快活呀。

2011年4月29日星期五

立帖為證

Sooner or later,Marc Marquez這孩子一定會成為MotoGP世界冠軍的。雖然他才剛過了十八歲生日,雖然這還只是他加盟moto2的第一年,離開MotoGP尚且前路漫漫,雖然不管是在GP還是moto2,都有越來越多的young talents顯露頭角,雖然這個賽季前兩站他都沒能完賽,但是我還是很看好Marc醬,因為他身上表現出了太多優良品性,這是站在世界頂端的資質,讓人覺得世界冠軍也不過只是早晚的事。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當年我對Jorge Lorenzo的感覺,雖然他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早在Jorge拿下第一個分站冠軍前,我就覺得他總有一天會拿到年度冠軍的。因為在Jorge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車手擁有這麼強大的斯巴達式的精神力量。過去從來沒有哪個車手會像Jorge一樣說,我從小就接受這麼嚴苛的訓練,為的就是有一天成為摩托冠軍,我的人生目標就是絕對幸福,你問為什麽不是成為世界冠軍?因為我覺得那只是早晚的事罷了。有人說他年少輕狂,連分站冠軍都不是居然還敢自比世界冠軍,但是當年我在他說話的表情里,看不到半點的心虛。

嘴上說的再漂亮,當然也是沒有用的。但是不管我如今再怎麼去否定Lorenzo的人品,他那種非人的忍耐力和精神的強韌度確實是一直沒變的。就說他十八歲生日那年在Estoril的比賽,明明上周剛剛摔斷了肩胛骨,前幾天才安了一塊鋼板在肩膀里,人家還是可以忍痛參賽,雖然又一次悲催的與冠軍擦肩而過,但是那種對巨大的疼痛的忍耐力在那個時候確實已經表露無遺。

很多年後他來到上海比賽,因為太過心急周五就摔斷了雙腳腳踝,然後正賽那天我確實看的真切,這傢伙就是不能走路也要人把他抱上摩托車,那年四月其實上海還是很冷的,但是Lorenzo確實疼的滿頭大汗。雖然事後證明,受了傷就該好好休息,否則只有適得其反,但是當時確實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個人真的是爲了達到一個目標,什麽樣的痛苦都能夠忍受,疼了也只是讓汗在那裡流,而不是其他車手那樣今天喊疼明天走路一瘸一拐的。

所以我當年就知道他會成功嘛。一個本來就很有天賦的人加上這種程度的執著,實在沒有不成功的理由啊。所以他08年加盟GP還跟Valentino成為了隊友的時候,我本來是非常高興的。雖然第一年他在Valentino的強大壓力下整年摔車退賽,不知道斷了多少根骨頭,那種不穩重的表現也被媒體當做笑話嘲笑,他們甚至惡毒的說他就是來表演各種精彩摔車的。現在想起來反而懷念那段時光,那種別人都不看好他卻只有我和極少數其他人堅信他會成功的時候。

後來的事情就沒什麽好多說的了,只能說,真正成爲了No.1的Lorenzo反而變得沒有以前那麼可愛了。現在對很多事情我也想淡了,人無完人嘛,畢竟他也才比我大了三個禮拜,沒有理由去要求他多麼成熟多麼紳士。當然Valentino不也是個壞小子,不過時間把他變成了一位真正偉大的車手而已。

有時候我覺得挺奇怪的,原來很喜歡舒米,現在卻不怎麼care了,原來很喜歡Lorenzo,現在卻指責他人品不好,原來很討厭大頭,現在卻還要支持他。原來這些很強烈的感情其實都是浮雲,反倒是很多年以來對Valentino淡淡的喜歡從來都沒有變過。從來都沒有理由很瘋狂的喜歡Valentino,也沒有為他做過任何瘋狂的事情,但是時過境遷,覺得一直都沒有被時間流水般洗卻的真的也就是Valentino了。也許古人說的是對的,細水長流啊。

回到Marc醬,他也擁有讓我很驚歎的強大精神力,雖然他在我看來真的是個小孩子。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到Marc醬的時候,他還在紅牛學校,大概才十四歲左右吧,當時我隨意的翻了翻紅牛學校的小車手名單,確實只記得了兩個人,一個是Scot Redding,另一個就是Marc Marquez。這完全是容貌協會挑選的結果,不信的可以去看看四五年前紅牛學校的資料。結果還真那麼巧的,他們兩個還真的都出息了。

Marc醬和Jorge那種堅忍不同,他的強大在於他的冷靜。以前Jorge在比賽中被別人撞出去的時候,他可是會沖上去一把揪住對方衣領,握著拳頭就想揮上去的。我覺得這也是正常孩子的正常心理,畢竟要你為別人的失誤買單,任誰都是不爽的。不要說是孩子,當年胖子把蒙蒙撞了出去,蒙蒙扭頭還想揍胖子呢,那時他們可都是二十好幾的人了,別說只是十幾歲的小孩子了。

可是Marc醬就不會這樣,他從來不會跑過去揍別人,相反,他從地上爬起來以後的第一個動作總是飛也似地跑向賽車,然後試試看還能不能發動,能不能回到比賽。甚至在去年年末,奪冠最關鍵的時候被別人撞了出去時,他也是一樣的反應。而大他很多歲的Hayden在有一次爭冠過程中被Dani撞出去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幼稚到跑過去揍Dani,卻也的確在嘴裡失聲痛駡,還忍不住對空中揮舞拳頭。

去年還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也是一場爭冠關鍵的比賽,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九圈的時候由於事故比賽被紅旗終止了,要重新發車時,Marc醬由於出場圈失誤摔車,然後就趕不及在賽道上起步了,在這一切之前,他的順位是第一,但是這一切發生之後,他的排名瞬間變成了墊底,而留給他的時間只有九個計時圈。可是當時摔車了的Marc醬沒有半點沮喪,他還是站起來,飛也似的跑回賽車旁,發現賽車無法繼續使用了,又飛也似的跑回pit,換了備用車從維修區起步,然後通過冷靜的駕駛,奇跡般的在九圈之內又重新超車回到第一。這場比賽最終為他去年拿到125cc年度冠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份冷靜,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正確的判斷的能力,真的在成年車手中都非常罕見,不要說那個時候他還只是個十七歲的孩子了。

我一直以為自己看車手還是比較有眼光的,也是因為一直以來我還是堅信,要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挑落那麼多優秀的車手,不是一兩站,而是全年,沒有強大的精神力量真的是絕對不可能的。當然精神不是奪冠的唯一條件了,倒楣的失敗者歷史上再多不過了。我想Marc醬至少要得在moto2待上三四年,就算之後立馬加盟了GP,起碼也得個三四年才到出成績的時候。而那個時候,不管是Jorge,Dani還是Casey,他們都會處在經驗最豐富的當打之年,更別提有可能和他一起晋升上去的Scot,Julian等人,更別提SuperSic,Alvaro等人也不是好惹的。所以沒錯,成為世界冠軍的確是非常難的。但是這也才正常,成為世界冠軍本來就應該很難,不然的話,這個title還有什麽意義呢?

From rookie talent to title contender。Jorge成功之後,有人那麼評論到。我想,現在的Marc醬其實也正走在這條路上,至於能走多遠,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但是至少在我這個外行人看來,他是一顆真正的未來之星。

2011年4月16日星期六

無解

有不止一個朋友或者同學對我說,很喜歡看我吃飯的樣子因為我總是一副吃的很香的樣子,就好像飯很好吃似的,而他們那樣說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我其實都在心裡抱怨飯菜很難吃,吃慣了老媽一手好菜的我,說實話對食物還是有點挑剔的,至於我為什麽可以看上去吃得很香,其實我也不知道,我並沒有特意的裝成那個樣子,不過大概看上去真的如此吧。

就像也有很多朋友或者同學對我說過,說很羡慕我可以活的很精彩,就是每天都看上去很開心,然後可以一個人出門旅遊還安排的井井有條,可以那麼富有熱情的喜歡賽車,生活過的很有生氣。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覺得我大概就是可以在別人面前裝的很開心吧,但是這也不是裝的,或者說至少不是刻意去裝的,大概也就真的只是一種習慣了。

也許還是比較理性吧,你說我就算告訴你我再怎麼累再怎麼不開心再怎麼很鬱悶,別人又能用什麽來幫助你呢?身體上的累很容易找理由,但心裡上的累其實很難去解釋。如果我說我很好,一句話就可以打消很多疑慮,如果我說我很累,也許我還要找千千萬萬個理由去說明我為什麽會累,我為什麽有權利去抱怨我真的很累,那樣做只不過是讓自己更累而已了。因為懶得解釋,因為怕解釋了也不被理解。

前天和夏夏,大前天和華大認識的交大MM也一起聊了好久,她們都說嚮往那種平穩安定的生活,覺得女孩子沒有必要搞的太累。然後我就覺得男生還蠻可憐的,除了和我們一樣的個人壓力以外,他們也許還會碰到一個需要依賴他們的女朋友或者老婆,然後也許還有未來的整個家庭。如果說女人多少還可以逃避一下,比如吼一句我想當家庭主婦,那男人真是很難逃離那麼辛苦的命運了,我想怎麼樣也不會吼我想當家庭婦男吧。

真的是干哪行都會抱怨哪行累,心累了就會更加加劇身體的疲勞感。我其實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覺得雖然這個社會越來越發達,但大家的追求卻反而回到了僅僅只是make a living。越來越多的人說離開辦公室之後就沒有力氣和心情再去想任何別的事情,那人生就真的變成了一場遊戲,打怪升級接受任務完成任務,如果你還想去追求一些別的什麽,就會搞的身心俱疲,所以到最後放棄的多堅持的少,就算是堅持了下來,也已經忘卻了堅持的意義,覺得我們過的好可悲但是又好無奈。

年輕的時候許多歡笑許多淚水,長大后免疫了傷心也不再容易開心。我真的不知道,如果一個像我這樣還算一路平穩沒有經歷過什麽大波折的不過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孩都是這麼看待這個世界的,那在其他的人眼裡人生也好世界也好又會是什麽樣子的。也許有些人幸福的沒有必要想,有些人忙綠的沒有時間想,有些人和我一樣,想了也是無解,所以痛苦的把頭扭向一遍,去做一些更實際的事情了吧。

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

黑皮、頭哥 & Yuki

我其實一直在想,你說黑皮到底是討厭頭哥的呢,還是喜歡頭哥的呢- -#。。本來他們07年在MC鬧成那個樣子,我覺得應該是關係很差的。。但是偏偏黑皮就喜歡把自己比成塞納,然後把頭哥比成普羅斯特。。你說一般如果討厭一個人,會把他比成普羅斯特嗎- -? 當然我知道一般人也是不會把自己比成塞納的- -。。真是的,戴個黃頭盔就是塞納啦,那戴個白頭盔還STIG了呢,戴個黑的還絕地武士了呢。。

然後Yuki老搞笑的,下午剛從澳門坐船回來的路上,剛收到移動信號就飄來了Yuki的消息,說是頭哥把黑皮撞出去了,還附送三聲大笑。。我就被雷的不行了,我說,頭哥也一起出去了你那麼高興幹嘛- -#。。然後她才恍然大悟的說,誒呀真是的,討厭黑皮讓我的世界觀都狹窄了- -#。。囧。。這個也窄的有點過了吧。。OTZ。。

然後賽後,頭哥和黑皮一起因為危險駕駛被處罰了,兩個人也都沒有多說什麽,不曉得心裡會不會還是蠻討厭對方的呢?不過我在想哦,討厭一個人討厭久了大概也是會有感情的吧?- -。。你看真的呀,當年塞納和普羅斯特互相之間那是多麼的相看兩相厭啊。。可是塞納出事故的時候,普羅斯特其實老傷心了。。而且,塞納出事故的那一年,正好就是普羅斯特退役的第一年。。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會很嚮往傳奇的,我在想黑皮大概也是很嚮往塞納和普羅斯特那種真的是雙生雙克的傳奇吧。。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

超跑賞 之 帕加尼 安第斯的風

之前有說過,我最喜歡的車型之一就是Pagani Zonda F,所以這邊先談帕加尼。很多人知道Zonda系列是Pagani的成名之作,但事實上目前Pagani也就只有Zonda系列而已了,雖然官方的說法還有一個系列叫做Huayra,但是Huayra系列沒有任何面世的車型,只是in progress的狀態而已。

Pagani的車型不多,最出名的是這樣兩款,最早的Pagani Zonda C12和Pagani Zonda S,中文里一般叫做帕加尼鬼魅之子(也有叫幽靈之子的),還有就是我提到過的Pagani Zonda F,譯名是帕加尼風之子。可能因為翻譯的問題加上帕加尼的Zonda系列車型確實都非常相像,所以即便在車行,這兩個很漂亮的中文譯名對應的車型也都十分混淆,所以不嚴格的說,Zonda系列都可以叫鬼魅之子,也都可以叫做風之子,不過一般很少有管Zonda F叫鬼魅之子的,也很少有關Zonda S叫風之子的。爲了避免混淆,今後介紹任何車型的時候都不再使用中文譯名,而以官方名稱為準。

Pagani現有的車型一共這麼幾款:Zonda C12,Zonda S,Zonda F,Zonda R,Zonda Cinque,Zonda Tricolore 還有尚未推出的Pagani Huayra。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定制車型,比如Zonda HH,Zonda Rak等,但那些都是基於基礎車型改變了極個別設置而產生的個人定制車型,所以其實也可以歸入之前提到的車型之列。

作為開篇,先回答一個很俗的問題,以後的同系列文章中都不會再提及,那就是這些超跑的價格。原則上來說,列入超跑賞系列的跑車都是人民幣千萬等級的,個人以為,其實沒有必要去糾結到底是一千萬、兩千萬還是三千萬甚至更高。因為超跑的價格並不能完全代表等級,影響價格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生產年代,是否停產,量產車型還是限量版,是否個人定制,是否標配出廠,甚至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購買,由於關稅和左右舵的不同價格都會很不一樣。

同樣的,除非是某款車的確有非常顯著的特點,我們也不去糾結百公里加速、極速限定或者什麽最大扭矩輸出之類的數據。因為千萬級超跑的買主,尤其是限量版千萬級超跑的買主,一般都是不會去開這些超跑的,不過是停在私人車庫里以作收藏了。記得前年經濟危機的時候,市場上曾經流出六輛蘭博基尼全球限量21輛的超級跑車Reventon可供交易,而那六輛車的行駛里程表上,開的距離最長的一部也不過只有幾十公里,其餘都是零公里轉手。可見真正去開超級跑車的人是很少的,這當然也是由於真正的超跑是非常難以駕馭的,所以那些數據事實上只有文字記錄上的意義而已。

好了,下面我們終於可以進入正題,step by step的談一下pagani這個品牌。

首先,不可或缺的品牌商標。

歷史故事。帕加尼的創始人Horacio Pagani,1955年出生于阿根廷,自幼喜歡機械設計,18歲的時候在La Plata大學學習工業設計,20歲的時候在Rosario大學學習機械工程,畢業之後在阿根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為一些低級別的方程式賽車設計零部件,後來遇到貴人F1五屆世界冠軍Fangio指點,遠赴意大利Modena學習汽車設計,早年和蘭博基尼有過合作,甚至負責設計了一款蘭博基尼紀念車型,後來還是經Fangio牽線搭橋,和奔馳AMG達成了友好關係,1991年成立了Modane設計工作室,歷經七年多終於完成了第一款搭載奔馳引擎的車型Zonda C12的設計并在1999年日內瓦車展面世,本來想以Fangio的名字來命名,無奈Fangio在1995年就已去世,最後取名Zonda,意思是安第斯山脈之風(Fangio和Pagani都是阿根廷人),而有人說ZondaF中的F指的是Fangio,也就難怪ZondaF被叫做風之子了。

Zonda C12

好了,那麼按照時間序,先上Zonda C12的圖。因為Pagani的車都是有奔馳AMG提供引擎的(AMG類似于奔馳特約改造商),所以第一款車很中規中矩的以Mercedes C Group(我想也許是指研發C class的那個group)和V12引擎(就是V型排列12氣缸引擎)聯合命名。目前C12已經停產,就算有錢也買不到了。

Zonda C12,前臉還是平的,轉向燈在大燈下方,長方形,後視鏡在A柱上,因為奔馳的關係似乎塗裝只有銀色的(奔馳俗稱銀箭)。C12是Zonda所有車型中唯一一款前臉沒有突起的,憑這點就很好認。
尾翼寬大但不誇張,中央排氣管是Zonda特色設計,此款尾燈設計也和別款不同
Zonda C12S


Zonda C12S也簡稱Zonda S,是C12的後續車型,2002年面世。至於這個S指代什麽似乎并沒有官方說明,基於他是C12車型的改進版,姑且猜測是speciale或者super之類的意思。

可以看見前臉有了突起,水滴形座艙設計不變,轉向燈和後視鏡也和前款相同,但是尾翼向兩邊分開,Zonda S是所有Zonda車型中唯一一款尾翼對分的,所以也可以說非常好認。
除了尾翼非常明顯的變化外,尾燈設計也有所改變,事實上臀部線條也有變化,不過從圖片上不能非常明顯的看出來
這款叫做Zonda Roadster,是Zonda S的roadster版本,除了沒有頂蓋,其他和Zonda S無異。Zonda S現在仍然接受預定,如圖中所示的,有多種塗裝可供選擇。
 Zonda F

Zonda F,中文常譯名,帕加尼風之子,是Zonda系列的經典之作,2005年面世,F代表了五屆F1世界冠軍Fangio。個人猜測Zonda F是現存最多的Zonda系列車,因為Zonda F直到今天仍然非常受歡迎,更關鍵的一個原因是Zonda F是量產車,而且是公路車,所謂公路車就是指可以掛牌開上馬路的,我們後面涉及的車型有可能是賽車,就是只能在賽道上開,不被允許開上公路的。

從Zonda F開始,Zonda系列的車後視鏡都沒有再位於A柱上了,Zonda F的一個特點是轉向燈和大燈相連接,使得前臉相較Zonda S顯得更加凶惡了一點
尾燈的設計又與前幾代不同,尾翼設計似乎有點回歸C12,但是連接處更加輕巧,端片更為生硬了一點

Zonda F也仍然可以接受預定,也有多種塗裝可選,Pagani的愛好者可能不太會把Zonda F作為自己最喜歡的車型(接著看下去你就知道了),但是假設我們真都要買一輛Zonda,那麼F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我把他列為我最喜歡的車型之一的理由
同樣的,Zonda F也有roadster版本,稱為Zonda Roadster F,透明的引擎蓋暴露出中置的奔馳AMG V12引擎,很帥,超跑多有透明引擎蓋的做法,確實是既減輕了車身重量又秀出了強大心臟的兩全做法
 Zonda Cinque

Zonda Cinque 2009年面世,是Zonda第一款限量版車型,Cinque在意大利語的意思是五,所以Zonda Cinque如其名,全球限量5部。

Zonda Cinque沿用了Zonda F的大燈和前臉設計,但是座艙頂部多加了一個非常誇張的引擎進氣口,卻也使得樣子平添了一份優雅,兩個後輪上方的冷卻刹車片的進氣口也變得更加誇張了。
據不可靠消息傳說Cinque已經賣出3輛,不過限量版的超跑就不是說有錢就能買到的了(比如法拉利一直奉行的哲學是,我們選擇買主,而不是買主選擇我們)。如果你有錢有權有社會影響力,那麼Cinque現在還是可以買到的,不過Cinque只有唯一指定的一種塗裝可選。
從尾部設計來看似乎和Zonda F相差不大,但事實上Cinque的各項性能指標都是Zonda F不能望其項背的。不過Cinque仍然是一輛合法的公路車,當然他在賽道的表現也一點不會差就是了。
Cinque同樣有roadster版本,叫做Zonda Cinque Roadster,和Cinque一樣的塗裝,一樣的全球限量5部。個人覺得Cinque的塗裝確實是很漂亮的了,不過敞篷之後,引起進氣口顯得有點突兀了。
 Zonda Tricolore

如果說Cinque是限量版,那麼至少你還是有買到的可能性,然而2010年面世的Zonda Tricolore卻是一款不對外發售的車型,全球只此一台,隸屬意大利空軍機構。Tricolore在意大利語中意思是三色,Pagani借此指代綠白紅三色為國旗塗裝的意大利,這款車的設計本意就是爲了紀念意大利空軍成立50周年。

Tricolore的設計仍然以Zonda F為模板,但是前臉樣子有所不同,轉向燈下還多了兩條LED指示燈帶,這也是Tricolore獨有的設計。至於塗裝,因為只此一輛,所以當然也是唯一的塗裝,注意到前臉突起處正是綠白紅三色條紋,而藍色的車身也暗示著藍色意大利。
Tricolore的各項性能指標也都優於Zonda系列的其他公路車,他還有另一個圖片上看不出的特點,就是他是Zonda系列所有車型中淨重最輕的,僅重750KG。
 Zonda R

終於到了Zonda系列目前為止最終極的超跑,Zonda R,2009年面世的以法拉利FXX作為競爭對手的全球限量15部的Zonda R是Zonda系列第一款非公路超跑。雖然官方沒有指明R代表了什麽,但是猜測成Race的話應該也差不離了。Zonda R完全爲了賽道設計,所以他丟棄了所有公路超跑可能有的限制,百公里加速僅需2.7秒,北環記錄6分47秒(德國賽道北環紐伯格林歷來是檢驗超跑的一項指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hyper cars。

Zonda R外觀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那超寬大的尾翼,這是賽道用車特有的,另外,大燈設計又回到了C12的時候,因為顯然賽道用車是不需要轉向燈的,誇張的引擎進氣口和刹車片冷卻進氣口則是延續了Cinque的風格。
Zonda R的尾部設計從尾燈到排氣管都與之前的版本十分不同,作為賽道用車,實在是有太多的特徵可以一眼就區分于其他超跑了。
 Huayra

文章的最後是這款被眾多Pagani粉絲討厭并稱之為丑胖子的今年新面世的Pagani Huayra。據說Huayra期望的競爭對手是Bugatti Veyron, Porsche Carrera GT, Ferrari Enzo, Mercedes McLaren SLR等車。打造Huayra可以算是Pagani除了Zonda系列之外尋求的一個新的突破,所以和Zonda整體設計理念相差非常大也是可以理解的。從我個人來說,倒不覺得Huayra丑,只是看慣了Zonda,多少會覺得Huayra有些彆扭。尤其是前臉丟掉凶煞的設計后感覺有些過於扁平短,而歐翼門雖然很夢幻,但整合進一直給人很硬朗的感覺的Pagani還暫時有些不習慣,不過Huayra的尾部設計我就很喜歡。

Huayra是Pagani第一次採用歐翼門設計,前臉和Zonda系列有很大不同,轉向燈也結合進大燈,比起Zonda系列剛硬的線條,Huayra顯得圓潤的多,進氣口也不再突兀而是變成了柔和的半圓形。
比起Zonda系列,Huayra的設計確實成熟很多,側面到尾部線條非常的一氣呵成,尾燈個排氣管排列都很漂亮,不過沒有了Zonda慣有的大尾翼還是挺奇怪的。
終於寫完了超跑賞的第一個系列,帕加尼,來自安第斯山脈的風,雖然只是看圖片,但是帕加尼的車確實洋溢著一種青春的動力,少年的陽剛。我說過我總是喜歡給車定性,而帕加尼會被我定性為青年男子,來自安第斯山脈的年輕人,他雖然在很多方面可能顯得不夠成熟,卻渾身散髮著如風一般自由的氣息。

下篇預告:超跑賞 之 保時捷 911傳奇。(啊,隨便定的啊,搞不好也可能先寫別的吧- -#)

超跑賞 之 開篇

上海車展似乎又快開幕了,這次會展出的新車型大概有法拉利的FF,蘭博基尼LP700系列新款,奔馳SLK系列新款,等等等等。其實作為離開超跑非常遙遠的普通人,能夠分清楚各個品牌的跑車就已經不錯了,要細分具體型號著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想寫超跑賞這樣一系列的文章,逐一介紹各大知名品牌的超跑,對自己算是一個整理,對別人算是一種並不能算作常識類的知識普及帖,不過由於我可能懶得一一去核對我所知道的信息是否百分百準確,所以有錯誤的地方也是再所難免的了,而且超跑賞系列會不會成為大坑也不好說了。

那麼要先從最基礎的車輛分類說起,當然對玩過遊戲的同學,以下說的都是廢話。按照發動機的佈置位置有三種分類,前置(F,front)、中置(M,middle)、后置(R,rear),按照驅動輪的選擇,又可以分為前驅(F)、後驅(R)、四驅(4WD,four wheel drive),所以如果我們一般說一輛車的驅動方式是FF,那麼就是指前置引擎前輪驅動,如果是MR,那麼就是中置引擎後輪驅動。一般的配置方式只有FF、FR、MR、RR、4WD(包括FMR三種)共七種。如果問為什麽沒有MF、RF這樣的配置,那是因為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沒有必要。

因為不同的引擎安置位置影響的是車輛的配重,比如有些車是前重后輕,有些車是后重前輕,也有一些是完全平衡的。而不同的配重和不同的驅動輪選擇影響最大的就是轉向,包括轉向中的車輛穩定性和車輛轉向方式等。

這裡首先要刨除四驅不談,因為四驅車是所有車輛里機動性能最好,最容易駕駛的車型,堪稱車輛里的傻瓜車,當然四驅車也有油耗大、配件多、把一個引擎的動力分割成四份等缺點,但是現實中,我也不知道具體是出於什麽原因,導致事實上知名品牌的超跑很少有四驅的,無論是奔馳、法拉利、帕加尼還是各類方程式賽車,幾乎一律都是後驅車。一般來說,前驅車方向更靈活不易打滑,後驅車動力更足推進更快,拉力賽事中常用車型是FF,方程式賽車中常用車型是MR或者RR,而房車賽中常用車型是FR。

不同的驅動方式需要不同的進彎方式。對於FF賽車來說,彎中刹車打方向也沒有問題,因為驅動輪就是轉向輪,而且車輛前重后輕,操作會即時反應到車輛上,相對會比較容易貼在賽車線上,而如果用配重平衡的車輛在彎中刹車打方向,就會覺得車子比較漂不好控制,這是驅動輪和配重沒有平衡的結果,當然四驅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如果是後驅賽車,就必須在進彎之前就刹車降速,在彎中不能刹車和方向同時用,否則會離開賽車線。所謂的賽車線就是可以以最快時速駕駛通過這個彎角的路線。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MR或者RR的賽車做漂移會感覺比較爽,方法是以比正常進彎更快的速度進彎,切入之後丟掉油門,向需要轉向的方向猛打方向盤,等全車都入彎,再往反方西猛打方向盤。因為MR或者RR的賽車是后重前輕的配置,而且驅動輪不是轉向輪,所以打方向時會有明顯的尾部由於慣性被甩向另一邊的感覺,稱為漂移。賽車比賽中很少看到漂移,因為漂移比留在賽車線上更費時間,不過當然會有更多駕駛樂趣就是了。

以上是打遊戲的經驗之談,對錯什麽的不知道。爲了避免越寫越技術導致自己理屈詞窮和讀者閱讀乏味,引擎配置和驅動之類的就說到這裡為止。只是額外補充一點,多數廠商會有自己喜好的配置,比如法拉利和奔馳的跑車一般都是MR配置,其中法拉利還曾經非常固執的表態永遠不造四驅車,你要說為什麽,其實也沒有為什麽,一個就是傳統習慣,一個就是技術問題了。在頂端的跑車這種高精尖領域里,只是挪動一個小部件也可能會大大的影響全車性能,所以有各自擅長的配置方式并不奇怪,再比如說引擎夾角,所謂引擎夾角就是氣缸排列角度,你其實很難想象說是直列的和72度或者90度排列有什麽差別,但是各大廠商由於長期技術穩定性就是有各自的偏好,我猜想在設計過程中也牽涉到多個部門設計人員的協同合作,所以輕易是不會改變沒有明顯缺點的設計的。另外就是所謂的傳統習慣,或者說品牌效應,在我們接下來的帖子里,我們會看到事實上同一個廠商製造的不同款車型都是非常相似的,個人覺得這主要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品牌的保守性,就是幾個特點必須貫穿任何同品牌的車型,這樣哪怕是外行人士也可以一眼就知道這是哪個品牌的車,這是奢侈品領域的共性了。二當然是設計的連續性了,一般來說後代車型總是基於前代車型的,如果內在只是一種升級,那外觀也就不可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好了,最後就是要談談車型的分類。在我們接下來的帖子里,我們只會關注兩種超跑類型,coupe和roadster,也就是真正追求超高性能的豪華跑車,其他的不管是行政跑車還是SUV都不在討論之列。所謂coupe是指雙門小轎車,顯然的比起四門轎車因為軸距被縮短,重量被減輕因而擁有更好的性能,所以絕大多數的跑車都是coupe,當然四門跑車不是沒有,只是我們不願意去討論不夠‘卓越’的作品所以這裡一概不談,coupe有雙門雙座和雙門四座兩種,由於部份雙門四座跑車也相當華麗所以還是會涉及。部份coupe車型一經推出如果很受歡迎,廠商一般會提供roadster版本,也就是雙門敞篷跑車,roadster的性能一般是比不上同款coupe的,因為少了一個頂蓋做連接支撐,爲了保證車輛擁有同樣的穩定性,一般roadster都會比同款coupe更重,因而導致各項性能指標下降,不過由於roadster一般顯得更為華麗一點,所以我們還是可能會涉及一部份。但是按初衷來說跑車賞主要focus的對象是MR或者RR配置的雙座coupe車型,也可以稱為最理想最華麗的賽跑車類型。

寫了那麼多只是一個開篇,接來下會慢慢的提供各個廠商coupe車型靚照,簡單介紹他們的設計特點,當然主要是從外觀方面來說了,因為性能這種東西,在千萬級的超跑面前其實都是浮雲了。可能是在香港確實見了不少好車(比如70年代的法拉利,舊版甲殼蟲,奔馳SLK,這些在上海都沒見過),所以愈加的希望更多的人有一個更好的‘超跑審美觀’,其實審美也是因人而異的,就像大家喜歡的美女口味也不一樣,不過就像人是有氣質的一樣,車也是有氣質的,起碼不應該埋沒了有氣場的超跑,而去喜歡太過平庸的車型,不要像深圳這邊的很多暴發戶一樣盲目的買一些很難看的平跑,當然我也知道平跑是一般人實現跑車夢想的唯一可能性,可是他們真的很沒氣質有木有。

經典的車型有很多款,比如保時捷的911系列,阿斯頓馬丁的DB系列,帕加尼的Zonda系列等等等等,但就像之前說的,大家喜歡的口味都會不一樣,所以我肯定要從我喜歡的說起了,有些車你知道他是一輛好車,但你就是不太喜歡的,也有些車可能看著也沒多好看,但是就是喜歡的。反正從我喜歡賽車以來,最上我心的就是這麼兩款,Ferrari 458 italia和Pagani Zonda F。我是喜歡意大利跑車的,並不是單純的出於對意大利的喜歡,而是意大利的東西確實都是有靈魂的,從他們的超跑到他們的巧克力,其他國家的是沒有那種骨子裡與生育來的東西的,不消多說,看了圖自然會有感覺。下篇預告:超跑賞 之 帕加尼鬼魅之子。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合作

今天上午意外的在Q上和一千同學聊了一陣子,說起一千同學,我對他倒還一直蠻感激的。長話短說就是,記得大三的時候有過一門什麼什麼工程的課,教課的老師在交大算的上難得一見的帥哥(帥大叔?- -),關鍵是帥也就算了,人家還總是喜歡穿一件法拉利的背心來上課,穿法拉利的背心也就算了,更關鍵的是他長的還和我記憶中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朋友,我們叫他義君吧,很像。加上比起什麼生化之類煩的要死的課程,我還是蠻喜歡這種工科的課的,so,我本來對那個老師的印象是灰常好的。

結果呢,偏偏那門課有個附加實驗課,那也沒啥,但是特么的偏偏是周末上的,那也沒啥,但是做到一個大型的三人合作的實驗的那個周末,特么的偏偏就是上海站F1的比賽周末。記得那年的話,姐倒是沒有自己掏錢買票,是姐親愛的好朋友妙妙童鞋share給我的贈票,特么的那可是幾千塊的門票啊,你一個破實驗就讓我放着幾千塊的票子不去看給你泡實驗室么?做夢。

於是我厚着臉皮去找小帥老師negotiate,反正因為實驗儀器不夠的關係大家本來就是輪流做實驗,我想只要跟別人換一下實驗順序也就搞定了~ 不料儘管我已經找到願意交換順序的同學,負責監管的老師那頭還是不同意。想起大一的時候我們班的有機實驗也是正好安排在周五晚上,我就一直想和鄰班的同學換,結果也是教有機實驗的大媽死活不給換,想來我高中那會還是很fancy實驗的,都是大學時代的實驗室給我留下了太糟糕的印象才迫使我走到今天這步。

反正結論就是一個,不給換,好說歹說不給換。於是我崩潰了,冊那,姐就不做這個實驗了怎麼着?結果人家說,一個實驗缺勤直接掛- -#。。於是姐很氣憤很氣憤,氣憤的直接把剛買的奶茶全砸地上了(以後再也不干這蠢事了,弄髒了特么的還得自己拖乾淨- -)。。

但是總是有然後的,然後呢,在一千同學的幫忙下,姐也不知道怎麼的就被簽到了,姐也不知道怎麼的他們兩個人就做完了其實得三個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實驗,更加出乎意料的是,姐看完比賽回來,發現連實驗報告都替姐整理好了,需要附的表格圖畫都給姐複印好了。。。當時姐那個心情就像是踏上刑場然後審判官說了句大涉天下(恩,誇張是一種藝術手法- -)。

反正諸事皆順。後來姐許諾說一定要請一千同學吃飯,結果卻變成了一張空頭支票,到現在都還木有兌現。不過巧的是一千同學現在在費城念書,據說還有同學在康奈爾,每個周末開車去費城踢球,所以姐說,要是去康奈爾的時間定了下來,可以周末抽空去找他玩。費城的話,確實姐記得顧劍也是在費城的某所學校的,當然我並沒有要去拜訪他的打算,不過是覺得蠻巧的而已。而且另一個舊識,D同學所在的密歇根離開康奈爾也不遠,當然D同學已經從密歇根畢業了,不過似乎仍然留在附近工作,其實我也還是沒有要去拜訪他的打算,不過是,還是覺得蠻巧的而已- -。真的還算蠻巧的,畢竟米果那麼大,他們卻都在那附近。當然不能忘了一定要去拜訪的珺珺啦。至於妙妙,那個時候她應該是在上海吧- -。

如果科研領域所謂的合作真正存在的話,那我覺得花點時間四處學習四處合作項目,確實還是比較吸引人的,但是可惜的是,所謂的合作,更多的確實只是說的好聽,求個挂名而已。像是這次來華大,也沒想去侵犯他們的神馬知識產權,只不過是想向有經驗的人討教討教思想方法取取經而已,畢竟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可是這邊的負責人呢,總是把我當個皮球似的踢來踢去,一個說做技術的不在我們組裡,一個說這事情我做不了主,就連最起碼的要一個華大服務器的登錄帳號都在我到了一周之後才給我,真是讓我哭笑不得,沒學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也就罷了,還要在各處部門之間周轉廢話浪費時間。當然華大是個公司,本來就沒有必要和公司去談經濟收益以外的東西,所以倒也還好理解,我雖然不滿,倒也不至於說要去責怪這邊的工作人員。

可是和其他研究組的合作其實也沒差。譬如我本來想過來取一批某科系物種的轉錄組測序數據回去分析的,結果呢,劍橋的JH同學就是握着數據不肯放。之前郵件往來里都答應要給我們數據了(而且說的很明白,要在他們的研究論文發表之後,我們才能發表我們的結果。因為做的是不相關的兩方面的分析,所以這倒也無所謂。),可是真的過來華大這邊,結果就是華大有數據,但是JH同學不點頭我們就不能給你數據。而JH同學的說法是什麼呢,說是我們要給你們數據的,但是這個數據質量不太好,我們處理處理再給你們吧。

你妹。我最恨的就是搞研究的碰到這種事。說的好聽,我們研究的是非常基礎的課題,將來提高糧食產量,綠色革命第二啊,全球的溫飽問題我們都能給解決了,非常有意義的課題啊。你妹。什麼C4consortium,哪個人看上去是真心想快點解決全球糧食危機了?真心想快點有實際應用的話,你還把本來就應該是公開的資源藏着捂着?不過就是想自己先多挖掘一點信息出來,自己先發幾篇影響因子高的文章而已。然後也許可以晉陞個教授院士研究員之類的,走出門大家都說哇這可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做出了怎麼樣怎麼樣的貢獻,載入史冊,可喜可賀。

我就是沒有辦法接受把科學當作是普通職業,難道科學家不應該都是說得好聽點以天下為己任的嘛。你說搞個研究勞心費神還賺不了幾個銅仔,只是靠想着我做的還是有益於世界的事情才多少算是有些安慰,結果到頭來研究都是博取功名的手段就讓人非常無奈了。什麼reputation,名聲啊paper啊都是浮雲啊,你靠寫paper世界能和平了,哪個農民種地前還來看看你的paper,記得我能種上這塊地是拖你的福啊。狗屁paper,除了abstract和result比較清楚,那篇paper不藏着掖着一點自己的經驗,反正愚昧如我是沒覺得那篇paper寫的很清晰易懂,立馬可以重複驗證的。但是沒有辦法啊,你要畢業你就得昧着良心寫paper,你要在這個圈子混下去更要昧着良心寫paper。

那天康奈爾的TB同學過來訪問期間,聊起合作項目也是開口閉口談paper,你這樣這樣做可以發什麼樣的paper,但是如果你那樣那樣做,就可以發那樣那樣的paper了。。沒辦法,人家是老闆,只能寄人籬下似的陪笑,其實我心理想,paper你妹啊,我來和你談science的,又不是和你談生意的。

姐是一個很實際的人,你說發一篇paper姐也不能變得更漂亮或者變得更聰明。與其拚死拼活的發個兩篇paper,還不如拚死拼活的賺個十萬美刀。姐可以理解為金錢權力所累的人,但沒辦法理解為paper浮名所累的人。你說你爸要是李剛的話,撞死人也許還能不帶賠的,就算你發了十篇science二十篇nature,哪天出門被車撞了司機還能因為你平均IF有多高而在你身上少碾幾下?

當然還是那句話,姐也不想一棒子打死那麼多人,科學對社會的貢獻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姐只是不喜歡這個狹小的圈子的組織運營方式,就像再和平的時代也有人不滿政府一樣。姐有時看到賽車界這個間諜門那個輪胎門的就覺得我們還不如他們呢,至少人家廠商之間赤果果的寫着競爭,而我們所謂的無國界科研,不過是打着合作的名義競爭,每個人都只是想要output,卻沒有人願意無償的input。

要早說你們這啥都保密啥都不願意share,連數據都給不了,那姐也不用從繁華的上海跑到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了。姐也不是非常的想去TB他們的實驗室了,不就是個米國小農村嗎,姐還真不怎麼看得上眼,出個差累死累活的,也不過就給報個機票沒啥吸引力,米國一般的來回機票也就1000+美刀,姐雖然不是富婆,但那點小錢說實話真心不怎麼care。何必呢,出差又學不到什麼東西,還不如自己出門旅遊爽快。

哪裡能找個有愛的小作坊,然後做些有意義的工作呢。正應了那句老話,偽君子不如真小人可愛啊。

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蓮花歸來,庫爺安在?

這兩天利用周末的空隙一直在深圳各處景點晃蕩,所以也就錯過了今年F1的揭幕戰的QP&正賽,當然,偶還是有第一時間關注比賽結果,而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情具體說有三件。

首先,我可以接受法拉利很矬,但是開門紅已經是N年的慣例了(我還以為他們總是比較適應墨爾本公園賽道),而今年居然連第一站都丟了,到賽季中我就更不敢想了。看評論有網友說賽車存在嚴重的轉向不足,在想難道是裝載KERS之後配重出了問題?當然,如果有這麼簡單的話馬拉內羅的專家們早就搞定了(雖然說實話,我現在已經不相信神馬專家了,比起權威,還是天才比較靠譜,參見第二條)。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為什麽法拉利每次冬測都可以很快,真的上賽道就又萎了,難道冬測都是輕油做給領導看的么- -。

好像還有報導說法拉利邀請紐維加盟被拒了,想要挖紐維也算是下了不惜血本的決心了(覺得法拉利最靠譜的一點就是真的有算得上是用不完的預算),不過像布朗,像紐維,那些幾乎立於世界頂峰的男人怎麼樣也不會是用錢就能挖來的了。至於馬薩,誒,有了孩子的男人除非是天生的不知道什麽叫害怕(比如Michael Schumacher,Travis Pastrana,Robert Kubica,Robbie Madison,以上四人我覺得就是缺了一根叫做害怕的神經),否則永遠不要指望他們會拿總冠。馬薩君越來越給我一種他只是爲了隊內和諧而被法拉利留下來打醬油的感覺了,雖然順境中他也可以表現的很優,但相對的,逆境中的馬薩君實在是欠缺太多了。

其次,我可以接受紅牛很快,但我沒有想到RB6居然又是一部火星車。不管你再怎麼輕油,不管你再怎麼磨軟胎刷圈速,在一個可以用0.5s來區分賽車等級的世界里,和所有對手每圈拉開1s+的差距,你還讓不讓別人跑比賽了- -。作為傳統車迷,本性里其實是見不得非廠商車隊這麼牛叉的,所以錯誤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小看了紅牛,見證了新的王朝的誕生而不自知,是啊,只要馬特西茨願意砸錢,誰敢說如此具備統治力的RB系列賽車不能開創一個紅牛王朝呢。

這場澳洲站被稱為開幕站史上最強的衛冕作戰,至於其他車隊能用多快的速度來彌補這個巨大的gap就不好說了。我甚至在水源上看到有諸如‘RB你們就回火星吧,別來攪合地球的比賽了’的評論,可見粉絲們都對一邊倒的現狀表示很擔憂了。而我們驚歎RB6的速度的同時,霍納居然還得瑟的拋出一句‘我們澳洲站整個周末都沒有使用KERS’。RB你們是想其他車隊都挖個洞鉆進去嘛,你讓法拉利邁凱輪蓮花奔馳寶馬情何以堪啊。於是網速出現了搞笑版的,‘我們馬來站(下一站)整個周末都沒有使用可變尾翼’...‘我們巴西站(收官站)整個周末都沒有使用引擎’。。。。。。

最後,我驚訝的發現雷諾,現在應該叫正版蓮花了,居然,上了領獎台?!QP結束之後看Petrov排在第六就覺得他們的表現已經夠好了,結果正賽居然更上一層樓?!這是神馬狀況啊,去年盜版蓮花那麼矬的,群眾紛紛表示蓮花的臉都給他們丟盡了,然後果不其然蓮花冬測時期發表申明不准他們再叫蓮花了,而這個正版的蓮花居然一上來就這麼給力?我知道混血兒多數比較好看,難道混血車多數也比較速度?- -#。

然而還是非常遺憾的,就是庫爺不在。雖然我是不太喜歡得瑟的富二代俄羅斯人,但是我接下來這麼說并不是出於我對他的不喜歡而是出於事實。那就是,假使這麼一輛車讓Petrov來開都能如此的話,那換做庫爺,我就真的非常期待那個結果了!當然,前提是蓮花的表現不是曇花一現的話。

還是在水源,看到帖子說,庫爺身體就是好啊,每年都能出次嚴重車禍,每年都能半死一次,然後各種神速恢復,然後有回復說,當年在蒙特利爾小半死了一次,接著分站冠軍了,今年這樣大半死了一次,明年回來是不是就改總冠了。......。看到蓮花這樣的成績,偶還是很真心的為庫爺感到惋惜的,不過目前傳來的康復狀況還都算讓人安心的,你還真的不得不感歎,這傢伙的身體素質真的超小強。要知道我聽到他嚴重受傷的消息的時候是真的嚇了一跳的,怎麼說,優秀車手很多,優秀而有個性的車手不多- -。自從庫爺做出在08年巴西站被黑皮套一圈的時候還反超黑皮的舉動(這是間接的在幫助馬薩,雖然因為格洛克那個..最終未果)的時候,我就知道庫爺真特么純爺們啊,神馬小白臉啊(比如饅頭之流)外交官啊(比如黑皮之流)全部一邊去,車手就應該是像庫爺這樣,有朋友有敵人,愛恨分明,敢作敢當。

話說,這站忘記競猜了,F1速報似乎搞了一個競猜的活動,如果全部猜中似乎是有個非常好的獎品之類的(似乎是去歐洲賽道看一場比賽?),當然這站的話就算猜了我也是錯的(我會習慣性的猜SF開門紅的- -),下周要記得猜了,不猜白不猜嘛- -#。。另外今天James的第二個北鼻出生了,據說是個小子,不知道還得過多少年我也能有自己的兒子啊,XDDDDD,不要女兒,我一定要養個兒子XDDDDD~ 今天逛街買了兩件B.Duck的小玩意,超萌超萌啊><~~ 將來有個兒子的話,我要給他買一大堆的橡皮鴨子,XDDDD~XDDDD~XDDDD~

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I ♡ SH

也許有些問題就是需要時間來解答。

大概我真的老了,至少心態上有些老了。剛才和爸媽打了個視頻電話,掛斷的一刹那真的眼淚止不住的掉下來,其實我不是想家,再想也不至於出門才三天就這樣,何況這也算是第N次一個人出門了。我只是變得軟弱了,只是突然的覺得自己理解了顧劍當年的話,“旅遊就是旅遊,漂泊就是漂泊”。

我或許有在過去的日誌里提到過顧劍,但即便是重複我也願意再說一次。我在念大學的時候相當崇拜顧劍,他是中國最早的背包客之一,一個上海人,去南京念了本科,然後去波士頓念了博士,之後留在美國一所學校成了經濟學的終身教授,同時業餘研究軍事和歷史,寫的文章在他們的圈子里絕對是有口皆碑,事業成功,愛好成功,憑藉自己深厚的歷史人文知識四處周遊世界,連遊記都寫得如此精彩的人,人生當然是更加精彩的。那是我本來嚮往的生活模式。

然後有一天我看見他寫到“旅遊就是旅遊,漂泊就是漂泊”,語境筆觸,感覺好不淒涼。我那個時候感覺很疑惑,就像是一樣你一直想要的東西,但是持有者本人卻對你說,這沒什麽好的。想想吧,一個被家人朋友同學乃至網友都稱羡的人,一個物質精神皆富足,不過而立之年就幾乎遊遍世界的人,我不懂,這樣的人生怎麼會淒涼,我不懂,他怎麼可以管自己的生活叫漂泊?

所以在畢業季,我是真心的很迷茫。我還是希望沿著顧劍的模式走下去,卻小心謹慎的仿佛怕前面有萬丈深淵。我在激進與保守中跳躍,在樂觀與悲觀中遊蕩。每當天晴氣和陽光滿地的時節,我告訴自己要享受人生,要去看全世界的風景,而每當陰雲籠罩寒風瑟瑟的時侯,我又會像今天一樣軟弱而退縮,失去對任何東西抱有期待的能力。

是哪個詩人說過women, your name is weakness。這是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的一句話,我雖然認為這句話是在理的,卻堅決的想做女人中的非主流。我甚至很變態的痛恨過我體內的雌性激素,只因為我偽科學的覺得是那種東西讓我越來越軟弱。我鄙視而且痛恨軟弱的自己。我更加鄙視而且痛恨只會這麼想卻根本沒有辦法改進現狀的自己。

我不是拉拉。雖然狗狗可能不是這麼想的。但是要說我喜歡的女生類型,應該是丹丹那樣的,丹丹真的好像男生,成熟幹練,做事沒有半點猶豫,彷徨和軟弱大概都是她字典里不存在的詞,連駡街都可以比男生給力。我總是浪費時間胡思亂想,這種時候丹丹就多半在忙這忙那,她完全是一個生活永遠很充實的人,似乎永遠都不會停歇。我也想那樣,我的確也有很多可以去做的事情,但是軟弱還是佔據了我心裡的一些位置,如同海綿里的空氣小泡一般。

旅遊和漂泊有什麽差呢,不同的不過是你主觀的期待。做足了功課去看風景,一切如你所料,沒有任何的驚喜,久了,心裡就沒什麽期待了。全世界的風景也不過如此。我沒有辦法很期待周末去深圳周邊景點的行程,我甚至沒有辦法很期待去香港還有澳門的行程,我甚至覺得我不過是要去完成到此一遊的任務而已。你可以說我懶惰可以說我軟弱,但是再怎麼樣也沒有辦法增加我心裡的期待。一件在你的心裡不占分量的東西,不管理性告訴你它多有價值你都是不會care的。這也正是人類低級或者高級之處吧。

窗外未開化似的北山,山腳下陳舊老式的鐵軌,馬路上揚起灰塵的大型貨車,街道邊穿著土氣的工人市儈,還有華大里那一群得過且過的偽IT民工,誰說深圳是追逐夢想的地方,我每天看到的不過是為生計奔波而拋棄理想的人群。華大數千人的職工,卻都像不成年的學生一樣,朝九晚九的看似勤奮的做著一個普通智商的人就可以從事的毫無創造性的機械勞動。不過是從擰螺絲變成了輸命令,不問項目不問意義,甚至連那些命令的意義都不願意去瞭解,只是周而複始的從一個數據集分析到另一個數據集。

每個人每個人都只願意做自己熟悉的工作,每個人每個人都害怕陌生的領域。華大管自己的生信分析團隊叫特種兵團,也算沒錯啦,因為我滿眼所見確實都是一些沒有個性缺少想法木有追求的職工,雖然他們敬職敬業。坐在幾百號人共用的超大辦公室里,我對這個地方的平淡感到悲哀,也對自己的未來倍感擔憂。我害怕我力所不能及,我更害怕我因為擔心力所不能及而做出軟弱而安全的選擇。

希爾德·馮·馬林道夫是我在銀英里最喜歡的女人,在我看來她也是唯一配得上萊因哈特的女人。當最終章希爾德面無表情的流著眼淚說出皇帝不是被病魔打敗了的話語時,我喜歡她的眼淚,但更喜歡眼淚下那沒有表情的臉龐。希爾德各方面都算不上是一個多么傑出人才,但她是一個真正的了不起的人物。我想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和這個其實也是一個意思。

追求是需要動力的,而懶惰軟弱無能甚至只是糟糕的天氣,任何一項都可以輕易的摧毀脆弱的夢想。比如我想念淮海路上的跨街霓虹燈,淮海路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馬路,據說我剛出生的時候家裡就是住在淮海路上,雖然早在我能記事之前就搬走了,但我想這個也算是一種緣分了,不然我坐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沒有想到新家長寧沒有想到老家浦東更沒有想到宿舍閔行或者徐匯,反而還是會去想平時都不怎麼逛的霞飛路,也是很稀奇的事了。

家鄉就是家鄉吧,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家鄉都是無可替代的。且不要說上海如今是這麼一塊全國甚至全球人民都想擠進來的寶地,即便她仍舊只是個小漁村,在我心裡她也仍舊是美好的。雖然上海的房價很貴,雖然上海的物價很貴,雖然上海的什麽都很貴而工資還不貴,雖然上海的快節奏讓人生活很沒質量,雖然上海人山人海公共交通總是讓人想駡街,但上海還是上海,熟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口音,每次來到一個新的城市我總是發自內心的覺得那裡遠遠比不上上海,無論是北京西安深圳杭州昆明還是吉隆坡馬尼拉,就算將來名單上再加上巴塞羅那墨爾本巴黎雅典赫爾辛基或許情況也不見得會有變。

我只是這樣軟弱的喜歡著熟悉的上海。然後憑藉這份軟弱大概的體會到了顧劍那令人嚮往的人生中若有似無卻揮之不去的薄薄的無奈。

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全球化的困擾

純粹抱怨文。

最終還是沒能爬起來看昨天凌晨三點的Qatar站MotoGP,從明天開始一直到五月份都會變得非常忙碌了,熬夜是真的熬不動了,加上看到鴇哥QP第九的順位對正賽就已經沒啥信心了,想著反正有官網帳號想看錄像隨時都可以。至於比賽結果,因為比賽結果實在太好猜了- -,所以知道不知道也沒有什麽差別了。

這次去深圳,3/22出發,4/14日回來,當中會錯過的比賽有F1澳洲站、F1馬來西亞站,有希望不錯過的是MotoGP Jerez站,但是MotoGP Qatar站是已經‘錯過’了。為什麽呢,很顯然的,因為時差的存在,只有在歐洲進行的比賽對我們GT+8時區來說才在最佳觀賽時間,也就是晚間20~22點。凡是亞洲、大洋洲的因為幾乎沒有時差,也就是下午13~15點居多(Qatar例外,因為是亞洲夜戰,當地22點開始比賽,于我們就是凌晨3點)。而美洲的比賽最討厭,因為對我們而言時間都是凌晨。

不管是兩輪還是四輪的賽車,最早都是歐洲起源,直到今天,如果賽歷沒有回到歐洲,多數粉絲(比如我)一般就不會覺得賽季真正開始了。但是非常顯然的嘛,爲了大家都能賺錢,現在歐洲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小,而越來越多的比賽被排到亞洲美洲甚至有可能的非洲進行。這當然是一個發展趨勢了。

同樣非常顯然的,在各大洲之間的物資傳運是非常耗錢的,而且因為協調和物流問題造成比賽的困擾這種事情也是很多的,比如去年MC就有一個工程師因為沒趕上飛機不得不背著個F1賽車鼻翼搭火車,雷倒一票人。所以不同州的比賽一般而言盡可能的被安排在一起,如此就不用在地球上往往復復的穿梭。

至於為什麽每年賽季都要從亞洲站開始,這個慣例確實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形成的。可能是亞洲賽道由於新建的關係設施較好,所以就自然而然的申請接了開幕站的活,畢竟開幕和收官還是很有意義的分站。

雖然我是非常非常的想抱怨這一點的。歐洲賽事不單單是時間好,賽道設計也比較好,加上歷史上有很多經典的比賽曾經發生過,所以看歐洲站的時候感覺就是很好。但是我知道我是沒有任何的理由來駁斥賽車運動的全球化發展的,尤其是站在亞洲民眾的立場上,沒有全球化就根本沒有上海F1了,我總不能說亞洲只要上海一個分站就好了,別的比賽都給我回歐洲區吧(雖然我心裡是這麼說的)。

所以昨晚臨睡前,我想了很久(所謂很久就是兩三分鐘),決定果然將來不能長時間去米國,恩,去歐洲發展還是要比去米國好。試想如果將來念post-doc或者麻麻的整年都在米國,那全年絕大多數的比賽都會在米國時間早上6~8點進行啊,要死啊,那不是周末都不能睡個懶覺了!這種事情我是沒有辦法容忍的,雖然決定不熬夜看Qatar的是我自己,但那可絕非出自真心啊,我其實是很窩火的!

最後的最後,看了Qatar的正賽排名后的感言:雖然Qatar是一站非典型比賽(夜賽不具有代表性,因為賽道溫度在比賽期間急劇降低,這種特性其他賽道是沒有的),但是Honda今年,至少今年前半賽季的統治性地位是真的很難撼動的。

不過我只是好奇,Dani你丫在搞什麽,Casey不過是個剛剛加盟Honda的,這麼輕而易舉的總是輸給他不是太。。了?那也就罷了,正賽還讓Jorge趕了上去,我表示不理解呀。我除了非常討厭Dovi,很喜歡鴇哥以外對別人都無所謂的,但我還是更加希望看到Dani可以跟Casey去拼一下吧,至少不要這麼全面的處於下風啊- -#。。

當然我也很理解Casey的狀態啦,在去年被‘神秘能量流失癥’困擾了那麼久(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明明知道自已有能力去做某件事,卻實在為身體狀況所累而不得不放棄了,所以我想當理解Casey去年因為莫名的身體不好,甚至還一度傳出危及職業生涯所能夠遭遇那種痛苦),而在這個期間偏偏還傳出車隊重金挖鴇哥的消息,這種消息一定就像是自己被別人放棄了一樣的令人窩火。也難怪他今年轉投Honda后就即刻有如此優異的表現。而Honda從F1撤資專心兩輪事業的打算看來終於在Honda帝國被鴇哥終結了7年后的今年重新展現出了新的希望。是的,賽季才剛剛開始,但是我看好Casey會拿到今年的總冠(很顯然的,我心裡是希望鴇哥十冠的,但我就是沒有辦法像很多人一樣那麼感性,說神馬要相信鴇哥,囧,鴇哥也不是神啊,這個形勢放在那裡的,反正我沒辦法那麼樂觀- -)。

***---***---***---***---***---***---***

我是并不太相信風水之說的,但我很相信一條辦公室風水。說,座位要背靠墻,這樣工作起來安心。據說我們所所有辦公室有可能要重新分配了,希望所有辦公室那些不科學的佈局都可以改改,因為我的確很討厭整天有人在背後晃來晃去的感覺,我這並不是在埋怨任何人,我只是說,這樣的辦公室佈局實在是不好。我想如果有天我買房子,我還是會看看風水,自己佈置的。 

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

雙魚座的大理國

雖然這麼說可能不是很恰當,但是當我知道昨天是意大利一百五十歲‘生日’的時候,第一個閃過我腦海的年頭居然是,意大利果然不愧是雙魚座的(no offense here - -#)。

我天生還算對玄學比較感興趣吧,當然也算不上信,不過也就是自娛自樂了。不幸的是,‘崇洋媚外’的我對本土的八卦、易經、梅花術數都談不上瞭解,倒是有段時間研究西方星相學研究的很是著迷- -#。

你要說玄學不靠譜吧,中西方歷史上還真有玄學應驗的記載。比如說中國歷史上那個晉景公吃不上新麥子的預言。具體我不記得了,不過我百度了一段資料,‘晋国国君晋景公上了年纪。有个算命的活腻了,居然跟他说:“你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老头子一听当然不痛快。到了新麦子成熟的时候,他把算命的招来,端起饭碗说:“你说吃不到,偏吃给你看!不过你得先死,谁叫你算不准!”说罢,将算命的砍了。老头子刚要吃,突然肚子不舒服,啊,不成,得先上趟茅厕(si)。饭都凉了,大家还不见他回来。怎么回事儿啊?左右侍从分头去找,却哪儿都找不到,原来老头子掉进粪坑,淹死了……’

西方的話,還是來說說我很偏愛的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素有‘北方雄獅’的稱號,但是這個稱號的來源還要從歐洲歷史上那段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天主教和新教的紛亂戰火中說起。簡單說,當時的歐洲一片混戰,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主流國家,像德意志、西班牙、法國、瑞典、丹麥、荷蘭,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以奧地利為首腦的神聖羅馬帝國等諸國都參與到這場打著宗教真理的名義而進行的各國利益掠奪戰中去。而在這樣的混戰背景之下,法蘭西的一位占星術士寫了一本‘預言集’,書中寫道‘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北方將會出現一頭獅王,他將傲視歐洲大陸,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可惜英年早逝,命斷德意志’,而在這本書出版了二三十年後,阿道夫·古斯塔夫出生了。

因為這個世界實在是太過玄妙,所以中國的民俗文化中才會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諺語。對於西方文化把這批判為‘沒有宗教信仰’,或者是‘宗教信仰還停留于很原始的階段’、‘不信神明而信鬼神’的說法,我認為不過是西方文化不夠包容的表現而已。說到底,我們是爲了什麽才覺得宗教從多神論演變成一神論就是一種‘進化’呢?

我似乎又扯遠了- -#。我一直承認的我的一個缺陷就是,本人生來帶有嚴重的偏見。君不要和我說神馬做人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看人之類的話,如果一輩子帶著‘無色眼鏡’看人,那所謂的人生閱歷、生活經驗又算作神馬?

對於星座,我absolutely是有偏見的,像我的好朋友一般都是風向或者火象星座的,土象的也有但較少,而水相的雙魚、巨蟹、天蝎是幾乎一個都沒有(說幾乎是想以後也許會結識那樣的人也不一定)。而十二星座中我最處不來,或者也可以稱為‘最不喜歡’的就是雙魚和天蝎,尤其討厭天蝎座,覺得他們城府深又為人太實際,雙魚則是實在像飄在空中不落地的人,完全沒辦法交流。我認為天蝎‘很強’而雙魚‘很弱’,所以都不怎麼喜歡。

前一陣子在看一個叫黑塔利亞的日本動畫(另一個譯名叫做天然廢柴意呆利- -),雖然是一部惡搞系的動漫了,不過看了幾集倒也覺得把大理國雙魚座的特性詮釋的很是到位- -,所裡這裡也小推薦一下。當然我這麼寫可完全沒有嘲笑大理國的意思,比起大理國,我們自己的國家尚且年輕而幼稚(我並非對此喪失信心,只是發展總是需要時間的),是完全沒有立場去五十步笑百步的。

另外我也無法贊同那些讚美德意志在一二戰期間強勢表現而稱道日耳曼民族如何優秀的人。且不說現如今的法國、德國、意大利其實都是日耳曼人不同的分系而已,追溯到法蘭克帝國時期,他們本來就同根同源。而且人種上的差異才正是我們需要用文明去包容的東西,所謂‘進化’不過是一種殘忍的自然力量,就像我們不會因為那些天生肢殘的人士就不享有平等的人權一樣,就像我們如今已不會把黑人視為奴隸一樣,這種種族間的共存與合作、包容才是所謂‘高階’文明應有的表現,不然我們與弱肉強食的動物何異。這麼說並非是要淩駕于自然之上,近期日本的地震海嘯事件已經顯然表明自然界是擁有著多么可怖的力量,而我們所說所做的確實只是一種‘和諧’之道。

法拉利的官網爲了慶祝意大利150歲生日特意修改了首頁圖片,綠色的FF白色的458還有紅色的F150°,我只是不禁想,或許蒙總的確是有意競爭大理國的總理么。不過大理國的國情就是sports和politics似乎永遠不能分家。


之前爲了紀念大理國150周年,法拉利還費盡心思的給新車改名,原本按習慣應該叫做F2011的車先後被改名為F150,F150th italia以及最後的F150°,期間還牽涉到了和Ford一款卡車的命名衝突的官司- -#。從歷史情況來看,每次法拉利給新賽車起了‘新的’名字之後,他們的表現都是差強人意,比如248F1還有一些我記不清的型號,不曉得今年情況會如何。不過Noble大神已然是半嘲笑過他們了‘新賽季還沒開始,就已經有兩輛車退出了今年的大獎賽,分別是F150和F150th’kkkkkkk。。。

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Ace醬入手~

Cipher老哥平時一副不靠譜的樣子,空頭支票打水漂的承諾從小不知道收到過多少,不過關鍵時刻找他還是相當靠譜呀XDD~ 明明忙的連蜜月假期都請不出來了,但當我急著找他幫忙買電腦的時候還是可以果斷翹班載我去浦東,把我親愛的Ace醬(恩,我管這個本本叫Ace醬)接了回來。所以說阿潔童鞋還是粉幸福的撒,至少我還是覺得Cipher老哥算得上靠譜的新好男人XD~ 先希望自己五月底時還在上海吧,要是錯過了Cipher和阿潔的婚禮我還是會很遺憾的~

急著買電腦,是因為下周開始要去深圳待上一陣子,原來那台Fujitsu已經為我服役六年多了,實在有些廉頗老矣,帶出門不管是工作還是娛樂都有些為難他那老邁的身軀了,所以我現在也只能把他留在寢室里,單純當個上網本,睡前看看PPS。不過LS(舊的那台)憑藉他對我的愛(恩,電腦是有愛的)在六年的時間里一直照常工作,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這完全奠定了我對Fujitsu這個品牌的信任,所以當我再想買本本的時候,真的幾乎不能考慮Fujitsu以外的品牌了,至少,他們真的是那種可以用到被時代淘汰的電腦。雖然因為是日產的緣故性價比不是太高,但在這個被摩爾定律充斥的軟硬件飛速發展的時代,還有神馬比值得信賴更加重要的呢。

至於Ace醬,為神馬要叫Ace醬呢。恩,因為最近一直在看One Piece,目前為止動畫已經出到489集,而我截止到今天也已經follow到480集了XDD~  在One Piece里,主人公Monkey·D·Luffy的哥哥就叫Ace,Portgas·D·Ace,我並不是覺得Ace比Luffy好,事實上,One Piece大概是我看到現在以來唯一一部居然覺得主角的確是很值得喜歡的(如果不是最值得喜歡的的話)的動畫,我覺得Luffy真的很可愛,試想想吧,我們看聖鬥士星矢的時候可從來不會有人說五小強很可愛吧。

而Ace呢,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名字吧。漫畫作者尾田榮一郎其實是個挺有愛的人,比如說,在我看到現在為止的480集內,沒有死過哪怕一個人(當然你不能算路人甲路人乙哈- -),即便是那種用非常悲痛的劇情去烘托的人物,幾乎,恩,是全部吧,都會死而複生- -#(意思就是說看上去大家都以為他死了,結果事件結束后人家遍體鱗傷的回來了OTZ)。所以雖然這聽上去很傻,但我看到他們死而複生的時候還是覺得心裡暖暖的(因為當年被銀英虐的那個特么的慘啊,田中就是個殺盡眾人的傢伙有木有!!有木有!!)。

而One Piece這部作品里,第一個真正永別的重要人物,就是火拳Portgas·D·Ace和白鬍子Edward·Newgate。白鬍子的經典名言‘只要上了我的船,不管有多傻,都是我的孩子’,雖然只是動漫,怎麼說,還是很讓我感動的>_<,每次看到‘笨兒子’‘老爹’這樣的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的稱呼真的很難不動容。雖然都是假的,但我真的好不希望Ace和白鬍子死掉啊>_< >_< >_<。。說起來還算蠻丟臉的,看偶像劇都不流眼淚的偶(我就是很奇怪的不喜歡偶像劇,雖然我相信神馬愛情公寓之類的可能很好看吧- -,但我就是不理解那麼無聊的愛情片怎麼一大堆人看的津津有味- -,我承認是我的問題,不過這就叫個人喜好吧- -),恩,這樣的偶看One Piece倒不曉得哭了多少次了,有的是笑出眼淚,有的是真的好感人。

雖然我承認One Piece劇情還算非常拖沓的,而且無關緊要的內容也很多,偶爾也會看的我沒有耐心想快進,但是總體而言,這還算是一部相當值得推薦的熱血動漫吧。我一直都很推崇Reinhard和Kircheis之間那種‘Mein Freund’的友誼,而One Piece里到處都是朋友間的肝膽相照。我自始至終相信友情比愛情更偉大,因為友情是廣博的,而愛情,至少現在的愛情,到最終不過是一個兩口之家。我常看見很多戀愛中的男生都把自己的女朋友當寶一樣寵著,卻完全不把其他的女生當做女生看待,如果你讓他的女友吃了一點小虧,便眉眼中都透露出不愉快,雖然這對男人來說算是一種優良屬性吧(所謂專一嘛),但我偶爾還是會覺得這實在有些狹隘吧。

我突然想說鴇哥,鴇哥大概真的是當年被阿德裡亞娜傷的太深所以一直是如此一副花心模樣,但是鴇哥還是甚得女人的歡心,就連我這樣當年完全爲了飛去見殘廢的人都可以被他一個陽光般的微笑‘勾引’的徹底拋棄殘廢,可見他在這方面的功力真的是‘爐火純青’了。但是我想這並不是因為鴇哥討女人的歡心,而是他討‘人’的歡心。鴇哥是一個通過make you happy來使自己happy的人,所以也難怪一票人願意丟了工作都跟他走,也難怪在鴇哥混跡于形形色色的女人之間的時候,他的摯友俏俏還是會說‘我只有一個Valentino’了。我原先不再喜歡殘廢不單單是因為當年他和老Dani那一堆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更是殘廢是這樣一個人,當你離他很遠,他總是那麼主動的希望你們都去喜歡他,就好像他有多熱情似的,而當你真的坐在他身邊,他又會擺出一副爺我可是世界冠軍的樣子。但是鴇哥就不同。

我以前去參加一些學術會議,和那些外國的老闆們偶爾搭兩句話的時候都會搞的自己滿頭大汗,我想是因為緊張吧,和學術大牛講話心裡總是很沒有底氣的,我覺得那些大牛們都很有氣場,很有壓迫感。當年我去找殘廢搭訕也總是滿頭大汗,理由也差不多。當年那個圍場里唯一不會讓我緊張的滿頭大汗的就只有鴇哥了,儘管你知道他比誰都更有身份。

我似乎總是會把話題扯的很遠,不過日誌畢竟不是論文,也就無所謂了吧。會給電腦起名字是很早以前的習慣,可能是受2001太空漫遊的影響,我總是對Hal9000充滿同情,他雖然是一台殺了人的電腦,但醜陋的是人自身(或者你也可以說電影里的人類政府)而不是Hal。One Piece會這麼得我心的另一個理由大概是以前玩大航海時代的影響,我現在還記得赫德拉姆這個名字,覺得瑞典提督赫德拉姆那段劇情設計的真特么湯氣迴腸啊。現在回過頭去看也許會覺得那些都很幼稚吧,不過真的是此情可待成追憶了。

Ace是個很man的人,而我的電腦比較小巧,所以我想叫他Ace醬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今天回來的路上更Cipher談起science,Cipher說,牛頓這傢伙可真是牛叉,不但是個天才,而且人品還那麼差。真的是讓我笑翻了,他還強調說這不是‘雖然,但是’的關係,而是‘不但,而且’的關係。Cipher說他一直懷疑那些所謂的科學大家都是幾千年后穿越過來的,不然怎麼能搞出那麼多凡人都理解不能的東西呢,而且N年後你一看,喲,還特么真的是對的,你說這怎麼可能呢。。。我有時還真的替自己覺得蠻悲哀的,說起來也是一個搞science的,可是很多問題刨根問底我是真的不知道,雖然我承認知識面再寬泛也是有個限度的,但我還是忍不住對自己看不到全局而感到一絲傷感。

今天還有一件超搞笑的事情,和我們一起去拿電腦的Cipher的好友亓磊在經過一個旋轉門的時候背包被夾在縫里過不去了,然後這傢伙果斷的把背包給丟了,然後悠悠的留下一句話‘誒,Cipher,幫我包撿一下’。。這個,我實在沒辦法描述的很好笑,但是當時他放棄背包的速度之快實在是讓我笑到不行啊XDD。。

我有一次開玩笑的跟Cipher說,有了老婆以後就不要老妹啦,結果Cipher也是開玩笑似的說,你這是神馬話,你也不想想我都認識你二十幾年啦,你看除了長輩之外還有哪個朋友能認識這麼久的?誒,不過Cipher就是那個樣子了,總是說的超級好聽- -,不過就如我開頭說的那樣,還算是一個關鍵時刻相當靠譜的大哥。作為父輩關係里的最小的孩子,從小有神馬事情都是找老哥幫忙,我一直自嘲在‘溫室’里待慣了,連重裝系統這種事情都從來沒有自己做過(這個是真的- -),真的不知道會不會有哪一天,我也可以變得更有用一些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啊,不知道Ace醬會陪伴我幾年呢~~~

2011年3月12日星期六

Chanel & Bloody Queen?? 一個令人困惑的八卦

歐洲歷史上的宗教戰爭實在是繽紛錯亂,而其中非常出名的一起慘劇圣巴托羅繆之夜的締造者就是人稱血腥皇后的凱瑟琳·德·美第奇。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Bloody Queen和Bloody Mary不是一個人,Bloody Mary指的是英格蘭和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雖然她們時代差不多,而通過流血的方式暴力鎮壓敵對教派的做法在我看來也非常相似,所以如果有人愿意叫她Bloody Catherine的話,我想也并不過分。這個凱瑟琳·德·美第奇的父親就是原佛羅倫薩的主人,人稱高貴者的洛倫佐·德·美第奇,但在這篇文章里這個信息并不重要,寫這些只是為了說明他們生活的時代而已。

如果我跟你說,凱瑟琳這個至少在我看來歷史上名聲并不怎么好的女人跟現在大家趨之若鶩的奢侈品品牌香奈兒有什么關系的話,是不是會覺得非常的吃驚呢?嗯,沒錯,非常非常的讓人意外,這不是關公戰秦瓊嘛。

在今天去看當代藝術館的香奈兒展以前,我對香奈兒是幾乎一無所知的,當然我也還沒有out到連那個雙C標志都不認識,只是說,我并不是一個會fancy這些品牌的人。雖然坦白的說,我買東西還是有些小奢侈的,衣服也好箱包也罷,如果不是優雅又精致,我也的確看不上眼,但比起花一筆小錢去買一個仿制名牌只是為了那么一個仿冒標簽,我還是寧愿花多一點的錢買一些高質量的產品,如果可以的話,牌子標簽神馬的,能撕的都給我撕掉,畢竟我穿衣服凸顯的是我,而不是神馬衣服,只夸衣服好看神馬的最討厭了,老娘又不是給你展示衣服的衣架,是那衣服套在老娘身上才顯得好看而已。

走題了,扯回來。今天和丹丹、珺珺一起去看香奈兒展,丹丹抱怨說展品不給力,還是上次的葉卡捷琳娜特展好看,我說,還行吧,也算長見識了,不來這我還真不知道香奈兒還跟高貴者洛倫佐的女兒“有一腿”。丹丹說,你這家伙怎么只記得一點八卦,我說,八卦嘛,很多藝術都是從八卦里來的嘛~~ 但同時我心里很驚嘆,按照導游機的說法,‘法國皇后凱瑟琳的姓名縮寫和香奈兒的雙C標志不謀而合,凱瑟琳只喜歡研究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而她幾乎無所不知,但香奈兒對她來說就像一個謎,所以她們一直保持了很好的關系,雖然偶爾也近乎關系破裂’,我當時想,原來香奈兒是那么久以前的人,那么這個名牌真的是歷史很悠久了。

然而,就是喜歡挖掘歷史八卦的我回來查資料發現,香奈兒的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生于19世紀末,在20世紀初的時候創立了Chanel這個品牌,那她當然不可能和一個文藝復興后期的人認識還稱什么朋友了。所以很顯然,我下午太困了,把名字聽錯了,所謂的友誼那一段應該是指的別人。然而我切切實實的記得展覽中有提到法國皇后凱瑟琳·美第奇的名字,我切切實實的記得說凱瑟琳是洛倫佐的女兒。從使我這人平時確實偶爾會幻聽,但也不至于聽錯到這個程度吧?

思索可能的解釋,我想,難道說是同名?但是我切實記得法國王室在法國大革命之后就應該不再存在了啊。于是回到電腦前查了資料,確實沒有錯,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以后,法蘭西就再也沒有一個像樣的長期存在的王朝了,雖然后來有波旁王朝復辟,又有幾位皇帝匆匆登臺又匆匆謝幕,但算到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終結也就是1870年了,離香奈兒出生還有二十多年之差。

于是我又想,或者是王室從法律上不存在了,但民間事實上還是承認這樣一支血脈不斷傳承?如果真是那樣又怎能被稱為皇后呢?接著我又去查了美第奇家族的資料,發現成為法國皇后的凱瑟琳確實只有一位,就是前面所說的凱瑟琳·德·美第奇。而美第奇家族的歷史在18世紀之后就變得不可察了。綜合起來想,應該是香奈兒確實推崇凱瑟琳·德·美第奇,但是所謂的朋友之說指的另有其人。

如此一來我還是不理解雙C標志的來源,Gabrielle Chanel后來改名Coco Chanel,所以她的姓名縮寫確實是雙C,但是凱瑟琳法語名Catherine de Médicis,原意大利語名Caterina Maria Romola di Lorenzo de' Medici,我怎么也找不到兩個C啊,更奇怪的是‘凯瑟琳曾经希望用树篱修剪出自己名字的缩写-CA,结果手下的园丁们不小心剪错了方向,剪成了DA’這這這,怎么又會縮寫成CA呢,A從何來?我表示非常不理解。

但是支持凱瑟琳和香奈兒之間的關系的證據還有一個。香奈兒這個品牌一直推崇極簡主義,很多服飾都是以黑色色調為主,事實上推崇的是一種‘平時穿的修女服’,這應該是跟香奈兒本人曾經有過修道院的經歷有關,而凱瑟琳的早年也是在修道院中度過的,加上香奈兒是個法國人,凱瑟琳又是一個對法國歷史算得上有不少影響的皇后,所以在自己的作品里引入凱瑟琳的元素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我為這段有意思的八卦找到的解釋就是,凱瑟琳當年在宮廷之中推崇細腰(據說凱瑟琳本人的腰圍是40公分,并且已經可以認為是比較粗的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可以認為是宮廷禮服的革命,而看香奈兒早期設計的禮服,確實腰圍都很細,所以她會從審美上認同凱瑟琳。而凱瑟琳雖然造就了圣巴托羅繆之夜這樣的宗教屠殺慘案,作為一個從小在修道院長大的虔誠的教徒的香奈兒可能并不會對屠殺異教徒有基本道德以外的反感,所以不會夠成她不認可凱瑟琳的理由。再者,香奈兒的服飾追求如男性般的自由和舒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理解為向往男權(我知道我應該稱之為女權,但我認為這個所謂的女權還是不一樣的),而凱瑟琳雖然落得血腥皇后的稱呼,單從她的治世來看仍然是一個非常強權的皇后,所以這也應該是香奈兒認同凱瑟琳的原因之一。

當然我不得不說的是我對以上所涉及的歷史也并不是非常了解,所言也不過是一些揣測臆想而已。歷史這種東西,是一種越看越讓人不敢下判斷的存在。只是我突然聯想到古斯塔夫的女兒后來的瑞典國王克里斯蒂娜,便不禁覺得這些歷史名人的女兒們也真是很意思的人吶。

過去的八卦聊完了,該說說現實的八卦了。今天中午和毛毛、秋秋、丹丹、珺珺一起搓了頓飯,都是大學同學,原來501和502寢室的成員除了另一個珺珺之外居然還真湊齊了。有時真覺得隔行如隔山啊,只是畢業一年半就已經不太明白對方到底在干些什么了。我只知道秋秋在念社保的碩士,毛毛在銀行做合規方面的工作,珺珺是在美國念生物方面的碩士今年該畢業了,丹丹么在做城規方面的工作并且計劃著九月去德國念建筑的碩士。

不過本來應該在美國念碩士的珺珺居然突然回來了還真是讓我吃驚,而且和上次一樣,居然又是瞞著父母回來見男朋友的。珺珺居然說她明年年底要結婚了。雖然想想明年年底也該xx歲了,結婚也沒啥好奇怪的,不過作為我朋友圈子里第一個結婚的人,還是讓我感到相當的震驚。

珺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上海小姑娘,而一般的上海小姑娘真的很少有會找一個比自己大十歲的湖北人,還說要留在上海發展,還說要借房子結婚的。雖然對方MD+PhD,現職醫生又對珺珺很好。我其實還是很能理解珺珺的父母反對她們的理由的,珺珺本來可以選擇留在美國發展,但是為了男朋友這樣碩士歸來就意味著不得不轉行,意味著從某種程度上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更何況兩個人從零開始在上海生活真的不會很輕松。但我還是挺佩服珺珺的,要這樣有主見不容易,這也算是面對生活的勇氣吧。況且珺珺說起她男朋友就一臉幸福的樣子,所以我想大概這個就叫做真愛吧。

今天去看香奈兒展之前,經過了人民公園相親角,原來都只有在各類轉帖中見識過的相親角,哇噻,那個場面還是真是相當驚人,一對大叔大媽在那掛著牌子代替子女相親的,真像是古代的人口販賣市場。我們從當中穿過的時候居然還有大媽拉著問,你們是自己來相親的啊?OTZ。真是老了,看上去到了相親的年紀了么。

不過我想我是不會在那種地方相親的,我雖然不相信緣分,但我還是相信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有機會結識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過去的那么多年,我所做的努力都是讓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變得更加優秀,如果到頭來找男人還要賭運氣似的到社會的一鍋亂麻里去找,那我還不如像當代拉拉團體的偶像,克里斯蒂娜那樣一輩子不結婚算了。

珺珺說,其實現在覺得一個人也挺好,畢竟一個人自由,兩個人的話,很多事情就要compromise了。我想,是啊,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自由,兩個人有兩個人的溫馨。我其實看不慣所謂的剩男剩女的悲春傷秋,如果一個人的時候想要兩個人,兩個人的時候又想要一個人了,那這日子怎么過都不會愜意的。我也沒有辦法理解所謂的寂寞空虛冷,我只嫌人生不能save&load,世界如此廣博,歷史如此悠長,即便只是一個人時間都會不夠用,哪里來的空閑心思寂寞孤單呢。

當然,偶爾累了或者壓力很大的時候,是人都會希望有一個可以讓人安睡的臂彎可以去倚靠。珺珺說她真的覺得自己就像是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一樣,我想,所謂容顏易老激情易褪,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才是真愛,畢竟我可不希望別人口中的愛只是那么簡單的幾劑荷爾蒙。單身如我,所能做的,只有把自己變得更好,給別人更多的愛我的理由XD。

回來的路上,碰巧看見一輛橙色的蘭博基尼飛馳而過,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總是喜歡給各類跑車分派性別,比如我一般覺得蘭博基尼的屬性是男,不過只有橙色的蘭博基尼例外,因為我覺得她是女性(或者叫雌性--),每次看到橙色的蘭博基尼我都會比看到其他顏色的來的更加激動一點,因為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橙色的蘭博基尼能讓我聯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性感,而且是女人的那種性感。我其實并不怎么很喜歡蘭博基尼,但是我看見她就是覺得她很性感。我有時在想,男人們看見年輕漂亮的女人是不是也是一樣,其實也說不上多喜歡吧,但就是覺得很性感,不喜歡卻還是能夠被吸引,是這樣的么?

這個世界上,我不理解的事情,果然,太多了,kkkkkkkkk。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The shadow of Rome

to be continued...

(這應該會是一篇寫奧古斯都和阿格裡帕的文章,等我再多讀一點書,也更有時間的時候也許會把它補完)

很久以前老哥推薦過一款角鬥士遊戲,我雖然沒有試玩過,但是一直覺得這個名字起的很好,the shadow of Rome,榮光之後的陰影。

昨天晚上讀書讀到著名的羅馬時期建築,似乎從建築的角度來說,讓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圓形競技場就應該是萬神廟了,不過我很驚訝(恩,其實也不是那麼驚訝)在那個時代(所有那些寫歷史只寫到圖密善為止的人,不管是塔西佗還是神馬神馬烏斯)的歷史學家看來,他們眼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反而是瑪爾斯廣場,阿波羅神廟和朱庇特神廟,所以有時覺得現在的很多commen sense之所以會成為commen sense也是很有意思的存在了。

不過這也確實是歷史意義和建築意義上的不同,同一個時期來說,奧古斯都興建的建築自然要比其他元老的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那些必定是對於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存在。當然了,驚歎于所謂有史以來第一個圓窮頂是如何建造而成的觀眾也不會在乎這個建築是阿格裡帕還是其他那個不知名的元老指揮修建的。

西方歷史學家管阿格裡帕叫做活在奧古斯都陰影中的男人,同時由於阿格裡帕在攸克興海戰的表現,

為神馬MC的工程師都那麼有才

與歐洲航天局合作關係不淺的MC理所當然的從來都是世上最頂尖的團隊之一,但即便如此,以我短短近八年的F1觀賽經驗而言,也確實沒能找到比MC更富創意的團隊了,這還是站在與MC算得上對立的tifosi的角度來說的。真是讓人覺得奇怪,這是為神馬呢。

原本我習慣於把那些偉大的創意,比如零龍骨,牛頭架,鯊魚鰭都歸功于天才Newey(當然我現在還是這麼想的),不過很顯然的我今天又被shock到了,MC那個詭異,而且其實還蠻丑的鼻子,實在是長的太出乎我意料之外了。



當然它有沒有用,甚至說會不會被保留到新賽季(也有可能只會在此次Barcelona測試中出現)目前還是兩說。也許你可以說隨便弄出這麼個形狀似乎不難,然而事實上即便是這麼多年以來,這種奪人眼球的創新事件發生的頻率是不高的。我的印象中除了MC的blar blar blar,也就只有BMW有一次搞出過一個神馬翼片,以及法拉利曾經使用的固定式輪轂罩了。

一些笑話歷久彌新~

每次看見桌子上買妙芙蛋糕送的那個歪脖子調羹都會讓我想起過年的時候James講的一個冷笑話。James從小就超迷戀秀魔術給別人看,最近更是狂修煉紙牌、硬幣之類的近景魔術,其手法若不算爐火純青,也足以稱得上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老哥Cipher則是很享受每每戳穿James手法的西洋鏡的愉悅感。然後有一次James突然問我說家裡有沒有多餘的湯勺,他說他學會了一個新魔術,可以把湯勺的長柄“看”彎。恩,是的,那個真是老把戲了,大概在我上小學的年紀就很出名的近景魔術伎倆了。於是Cipher自然很不客氣的說,諾,搪瓷的,把它看彎試試。從來都很淡定的James接過搪瓷勺,非常篤定的說到,這個,看彎有難度,不過我可以把它看斷。。。 不過我可以把它看斷OTZ。。。看斷ORZ。。。

2011年3月5日星期六

阿布一頭長直發~

剛才去永琪剪了個頭發,嗯,只是剪了一下,沒染沒燙也沒拉,唔,因為就是一直沒想好做個神馬樣子的發型,所以一直拖著,直到上周單位一姐姐都對我那過長的劉海看不下去了,又考慮到下周康奈爾有老板要過來造訪長談,嗯,多少必須要收拾一下了- -。

其實我想全染,我一直記得Ira小哥說過,你可以去染個金發,反正皮膚白,嗯,帥哥的話我一般都很聽得進去的- -。。但是大街上染成杯具的人太多了,不敢在永琪這樣太大眾的地方染,也想燙,不過又覺得卷發每天要打理好麻煩>.<。。

我還一直想剪個短發爆炸頭~ 因為從小就留長發,從來都沒有過短發造型>.<。。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盡管每次理發師都跟我說,個子這么高還是留長發好看,但我每次都很堅持只要比齊肩長那么一點點就好了。。頭發短一點感覺比較輕靈吧~ 而且我每次都很變態的覺得短的頭發才是自己的,長的就像假發了(我始終覺得這是小時候頭發太長的心理陰影- -)。。

不過女人的頭發就是比男人的麻煩呀,只是剪了一下都花去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理發師真是太過完美主義了,都讓我覺得只消費了三十元很不好意思了,看到那家伙剪頭發時一臉認真的表情,還信誓旦旦的跟我說,既然找我剪了就一定給你剪個最適合你的。。。OTZ,有點被雷到,不過覺得既然作為一個理發師,有這樣追求完美的態度還是很優的吧。。讓我聯想到了最近一直在看的One Piece里的海賊獵人卓洛,口頭禪我是要成為世界第一大劍豪的男人,雖然有點跑題撒,不過One Piece還真是蠻好看的,Maki醬一點都沒有推薦錯,貌似三月底會有3D的劇場版上映呢,呀類呀類,要求人同往了XD~

我有時也會這樣想啊,覺得像我們這樣搞研究的其實也還蠻好的,好像還蠻輕而易舉的就可以接觸到大家所謂的世上最優秀的科學家(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領域的,不過做到那樣的程度也很不容易啦)。。雖然我很多時候會抱怨說,事情好多,老板不靠譜,同學也幫不了太大的忙,所謂的consortium members之間互相遮遮掩掩的信息遠遠比真心共享的要多的多,每天想著先發paper才不是神馬實際應用,常常覺得還不如托關系找個工作,穩定、清閑又有更多的錢賺,自我價值也可以實現的比每天對著電腦產生垃圾數據要大一點,不過畢竟工作就是工作吧,工作就真的成了社會的一顆螺絲釘了- -。。科學家們都是很不負責的人,都是不愿意承擔社會責任的人,都是只能花著納稅人的血汗錢滿足自己個人興趣的人。。所以我有時覺得現在這種申請funding的機制挺好的,你丫要搞沒用的研究,即不給你丫的錢,嗯,其實本意是挺好的。。

我在交大念書的時候,其實沒有覺得交大的同學們比高中甚至初中的伙伴們聰明了多少,但是有一個差別卻是很明顯的,交大的學生更要強,大家都會不甘心,不服輸,至少意愿上,如果不是意志上,都更愿意做得更優。我這等懶人也是很要強的,不過被懶惰磨掉了不少意志,所以看起來不是那么明顯了,另外我也會想,這樣的執著是不是有意義。

我們老板一直跟我們說,要好好工作,要成為這個圈子里一流的科學家,要相信以后你的研究成果會被寫入教科書,會被大家記得的。說實話這可真不是一件誘人的事情。歷史上有這么多的英雄人物令人仰慕,但我想沒幾個人傻到愿意去過他們的人生吧。我時常覺得我們老板還蠻可憐的,每天一大早的來到辦公室,工作到百貨商場都關門了才回去,覺得人成為了自己的夢想的奴隸,不過也是啦,多數人都是很難從自己習慣了的生活中解脫出來的,因為已經不知道神馬叫做更好的生活了。

我也很傻很傻的,這個世上的大智慧實在太難求,身為一介凡人還是只能屈從這個社會的意志。我還曾經很傻的想過這輩子的目標就是賺一輛帕加尼鬼魅之子呢。如果我出生在幾千年以后,大概我又會很傻的想賺一艘星際jumpster也說不定,帕加尼又有神馬好稀罕的。

歷史為什么是一個好東西呢,因為它記載了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世界從house keeping function到diversity的過程,不過它太龐大了,凌駕于凡人個體的智慧之上了,爾過往的事件又太多的被軍政掩埋,總擔憂有一天這駕馬車會因為沒有basics爾失掉方向,不過所謂的信心,好比智商100的人是很難想象智商200的人的存在的吧。這個世界上我不理解的事情太多了,從Rubisco到heaven&hell。

我突然放棄了把頭發燙卷的想法,是因為懶得打理,是因為不想跟別人撞頭發,也是因為坐在理發店里突然想起了阿布。可能是新賽季又要開始了的緣故。十四歲的鴇哥第一次看到阿布的時候,他說,十八歲的少年一頭黑色的長直發,只是站在那里就仿佛一顆天皇巨星。鴇哥出道以來都很欣賞日本車手,他說,他們身上有一種冷靜的瘋狂。我現在還記得05年大家一起為阿布默哀的場面,一個賽車手在城郊馬路上因為對方違章行駛爾斷送了年輕的生命。

所謂的代溝就是比如99那些年輕的粉絲不知道那些過往的事件吧,但是反過來講也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他們了。時間終究會拋棄所有的人,譬如卓越的鴇哥現在也很難征服Desmosedici。

2011年3月4日星期五

Mazda Raceway

昨天糖精聯繫我說買官網package的事情,然後終於讓我意識到,啊,新賽季又要開始了撒~ 剛才上官網看calendar做標注,看到US站的標注變成了Mazda Raceway時嚇了一跳- -。。然後點開一看才發現,坑爹呢,就是Laguna seca。。

那麼,是賽道改名了么?經我研究發現,其實那條賽道坐落於加州一個叫Laguna seca的地方,但是賽道名字其實是Mazda Raceway。但是很奇怪嘛,車迷如我,怎麼可能連賽道名字都搞錯呢?於是我翻查了其他地方的calendar,發現果然很坑爹啊,除了Mazda Raceway之外所有賽道標注的都是賽道名稱,比如Losail比如Mugello,偏偏就是Laguna seca標的就是Laguna seca而不是“正宗”的賽道名- -。。。

當然理由也好理解啦,1是本來賽道名就和地名息息相關的,事實上多數賽道都是以地名命名的,比如坐落於Barcelona的Catalunya賽道,Barcelona是Catalunya大區的行政首府,所以當地的賽道就以大區的名字命名了,再比如上賽場,因為在上海,所以賽道名也就是Shanghai international circuit。。仔細看一下,發現真的幾乎全部的賽道都是以地名命名的(是的,多么的沒有個性啊- -),也難怪多數calendar里寫的都是Laguna seca而不是Mazda Raceway了。。

那麼這條賽道是不是屬於Mazda公司的呢?這個我雖然沒有調查過,不過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估計就類似日本的Fuji speedway是屬於Toyota的,而Suzuka是屬於Honda的一樣吧~

恩,我為神馬要特別關注一下Mazda Raceway呢,理由很簡單嘛,我喜歡Laguna seca很多年了(尤其記得某一年Vale還特地俯身親吻了the Corkscrew ---> 我最愛的彎道),雖然Mazda Raceway這種別名是頭一次聽說- -。。本來如果有機會去米國的話,自然是很希望能在那裡看一場比賽的,不過今年US站安排在7/24日,唔,估計沒戲><。。不過將來也好神馬時候也好,真的挺想在上面騎一圈自行車呢XDD~ 神馬?為神馬不是開車?因為賽道太窄又有盲彎我這種被我老哥BS死的水平還是算了吧- -。。

遺失的博客

記得在07年末還是08年初的時候,在blogspot開過一個blog的,到現在地址也還記得,但是試邊了所有能想到的帳號,都顯示此用戶不存在。。真囧rz。。但是地址倒是的確存在的,不知道是imilcebarca.blogspot.com還是barbarosa.blogspot.com,又或者兩個都是吧- -#。。

我終究還是不喜歡微博,總覺得就那麼140個字哪裡夠寫啊,博客嘛,還是要有內容的,微博多少就像流水帳了。之前是挺喜歡MSN space的,又不用特別告訴別人blog地址,反正聯繫人就可以訪問了,最優的一點是可以聯繫人分組,這樣就自動控制who可以訪問你的blog,who又不可以了嘛~ 雖然現在很多blog也有日誌加密功能,不過這樣終究麻煩。。再說blog大家各人用各人的,但是和MSN這種普遍使用的工具掛鉤就方便多了。。

誒,無奈MSN space關了好一陣子了,也害得我好久沒有碼字。搬家到wordpress不知為甚一直沒有成功,搬到了sina blog但是不能單篇加密讓人很無奈,後來又去了blogbus,功能倒是夠全,但我終究終究還是喜歡和聯繫人掛鉤式的博客啊T T。。你說,我又不能在朋友圈里打個廣告,說我博客地址麻麻麻麻的,結果大家登錄上來一看,我靠,全是加密博文。。- -。。誒,MSN space為神馬一去不複返了呢>,<...

搬去blogbus的同時也搬去了renren,可是怎麼說呢,renren那個網站的設計實在讓我看不爽眼,大概也是kaixin001用慣了,而且比較熟識的朋友大多不上renren,所以搬家工作進行到一半也沒有興趣收尾了。。至於kaixin001么,也不是那種“聯繫人”關係的網絡,so。。

至於為神馬又搬回blogspot,恩,確切說也不是搬回,雖然原來的博文丟了還是很可惜的(確切說也不叫丟,至少文字都在sinablog),恩,就是,畢竟原來也在這裡待過一陣子吧。。而且和gmail帳戶掛鉤的話,至少帳號應該不會那麼容易忘記T T。。這個地址mercedesera.blogspot.com前綴是跟MSN space一樣的,應該相對不會太容易忘記吧- -。。

不過blogspot早在09年就被封了吧,估計這個blog也只能是我寂寞的碼字了,恩,MSN space還有一點很好就是直接自帶相冊。。雖說現在網絡相冊很多吧,我還是喜歡一站式服務啊- -。。

總之,希望原來在MSN space碼字的習慣能在這裡延續下去吧,不過對於三分鐘熱度又其實還比較忙的我來說不知道這次能堅持多久- -。。

真不明白為神馬MSN space要關呢。。google的產品雖然很全,但是,但是他們家一直沒有隱私的概念,所以其實,如果不是如此的迫於無奈的話,我是不喜歡google的,只可惜實在沒有人做的更好,而我目前也沒有能力和精力去搞自己的網站而已。

Kirche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