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似乎又快開幕了,這次會展出的新車型大概有法拉利的FF,蘭博基尼LP700系列新款,奔馳SLK系列新款,等等等等。其實作為離開超跑非常遙遠的普通人,能夠分清楚各個品牌的跑車就已經不錯了,要細分具體型號著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想寫超跑賞這樣一系列的文章,逐一介紹各大知名品牌的超跑,對自己算是一個整理,對別人算是一種並不能算作常識類的知識普及帖,不過由於我可能懶得一一去核對我所知道的信息是否百分百準確,所以有錯誤的地方也是再所難免的了,而且超跑賞系列會不會成為大坑也不好說了。
那麼要先從最基礎的車輛分類說起,當然對玩過遊戲的同學,以下說的都是廢話。按照發動機的佈置位置有三種分類,前置(F,front)、中置(M,middle)、后置(R,rear),按照驅動輪的選擇,又可以分為前驅(F)、後驅(R)、四驅(4WD,four wheel drive),所以如果我們一般說一輛車的驅動方式是FF,那麼就是指前置引擎前輪驅動,如果是MR,那麼就是中置引擎後輪驅動。一般的配置方式只有FF、FR、MR、RR、4WD(包括FMR三種)共七種。如果問為什麽沒有MF、RF這樣的配置,那是因為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沒有必要。
因為不同的引擎安置位置影響的是車輛的配重,比如有些車是前重后輕,有些車是后重前輕,也有一些是完全平衡的。而不同的配重和不同的驅動輪選擇影響最大的就是轉向,包括轉向中的車輛穩定性和車輛轉向方式等。
這裡首先要刨除四驅不談,因為四驅車是所有車輛里機動性能最好,最容易駕駛的車型,堪稱車輛里的傻瓜車,當然四驅車也有油耗大、配件多、把一個引擎的動力分割成四份等缺點,但是現實中,我也不知道具體是出於什麽原因,導致事實上知名品牌的超跑很少有四驅的,無論是奔馳、法拉利、帕加尼還是各類方程式賽車,幾乎一律都是後驅車。一般來說,前驅車方向更靈活不易打滑,後驅車動力更足推進更快,拉力賽事中常用車型是FF,方程式賽車中常用車型是MR或者RR,而房車賽中常用車型是FR。
不同的驅動方式需要不同的進彎方式。對於FF賽車來說,彎中刹車打方向也沒有問題,因為驅動輪就是轉向輪,而且車輛前重后輕,操作會即時反應到車輛上,相對會比較容易貼在賽車線上,而如果用配重平衡的車輛在彎中刹車打方向,就會覺得車子比較漂不好控制,這是驅動輪和配重沒有平衡的結果,當然四驅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如果是後驅賽車,就必須在進彎之前就刹車降速,在彎中不能刹車和方向同時用,否則會離開賽車線。所謂的賽車線就是可以以最快時速駕駛通過這個彎角的路線。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MR或者RR的賽車做漂移會感覺比較爽,方法是以比正常進彎更快的速度進彎,切入之後丟掉油門,向需要轉向的方向猛打方向盤,等全車都入彎,再往反方西猛打方向盤。因為MR或者RR的賽車是后重前輕的配置,而且驅動輪不是轉向輪,所以打方向時會有明顯的尾部由於慣性被甩向另一邊的感覺,稱為漂移。賽車比賽中很少看到漂移,因為漂移比留在賽車線上更費時間,不過當然會有更多駕駛樂趣就是了。
以上是打遊戲的經驗之談,對錯什麽的不知道。爲了避免越寫越技術導致自己理屈詞窮和讀者閱讀乏味,引擎配置和驅動之類的就說到這裡為止。只是額外補充一點,多數廠商會有自己喜好的配置,比如法拉利和奔馳的跑車一般都是MR配置,其中法拉利還曾經非常固執的表態永遠不造四驅車,你要說為什麽,其實也沒有為什麽,一個就是傳統習慣,一個就是技術問題了。在頂端的跑車這種高精尖領域里,只是挪動一個小部件也可能會大大的影響全車性能,所以有各自擅長的配置方式并不奇怪,再比如說引擎夾角,所謂引擎夾角就是氣缸排列角度,你其實很難想象說是直列的和72度或者90度排列有什麽差別,但是各大廠商由於長期技術穩定性就是有各自的偏好,我猜想在設計過程中也牽涉到多個部門設計人員的協同合作,所以輕易是不會改變沒有明顯缺點的設計的。另外就是所謂的傳統習慣,或者說品牌效應,在我們接下來的帖子里,我們會看到事實上同一個廠商製造的不同款車型都是非常相似的,個人覺得這主要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品牌的保守性,就是幾個特點必須貫穿任何同品牌的車型,這樣哪怕是外行人士也可以一眼就知道這是哪個品牌的車,這是奢侈品領域的共性了。二當然是設計的連續性了,一般來說後代車型總是基於前代車型的,如果內在只是一種升級,那外觀也就不可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好了,最後就是要談談車型的分類。在我們接下來的帖子里,我們只會關注兩種超跑類型,coupe和roadster,也就是真正追求超高性能的豪華跑車,其他的不管是行政跑車還是SUV都不在討論之列。所謂coupe是指雙門小轎車,顯然的比起四門轎車因為軸距被縮短,重量被減輕因而擁有更好的性能,所以絕大多數的跑車都是coupe,當然四門跑車不是沒有,只是我們不願意去討論不夠‘卓越’的作品所以這裡一概不談,coupe有雙門雙座和雙門四座兩種,由於部份雙門四座跑車也相當華麗所以還是會涉及。部份coupe車型一經推出如果很受歡迎,廠商一般會提供roadster版本,也就是雙門敞篷跑車,roadster的性能一般是比不上同款coupe的,因為少了一個頂蓋做連接支撐,爲了保證車輛擁有同樣的穩定性,一般roadster都會比同款coupe更重,因而導致各項性能指標下降,不過由於roadster一般顯得更為華麗一點,所以我們還是可能會涉及一部份。但是按初衷來說跑車賞主要focus的對象是MR或者RR配置的雙座coupe車型,也可以稱為最理想最華麗的賽跑車類型。
寫了那麼多只是一個開篇,接來下會慢慢的提供各個廠商coupe車型靚照,簡單介紹他們的設計特點,當然主要是從外觀方面來說了,因為性能這種東西,在千萬級的超跑面前其實都是浮雲了。可能是在香港確實見了不少好車(比如70年代的法拉利,舊版甲殼蟲,奔馳SLK,這些在上海都沒見過),所以愈加的希望更多的人有一個更好的‘超跑審美觀’,其實審美也是因人而異的,就像大家喜歡的美女口味也不一樣,不過就像人是有氣質的一樣,車也是有氣質的,起碼不應該埋沒了有氣場的超跑,而去喜歡太過平庸的車型,不要像深圳這邊的很多暴發戶一樣盲目的買一些很難看的平跑,當然我也知道平跑是一般人實現跑車夢想的唯一可能性,可是他們真的很沒氣質有木有。
經典的車型有很多款,比如保時捷的911系列,阿斯頓馬丁的DB系列,帕加尼的Zonda系列等等等等,但就像之前說的,大家喜歡的口味都會不一樣,所以我肯定要從我喜歡的說起了,有些車你知道他是一輛好車,但你就是不太喜歡的,也有些車可能看著也沒多好看,但是就是喜歡的。反正從我喜歡賽車以來,最上我心的就是這麼兩款,Ferrari 458 italia和Pagani Zonda F。我是喜歡意大利跑車的,並不是單純的出於對意大利的喜歡,而是意大利的東西確實都是有靈魂的,從他們的超跑到他們的巧克力,其他國家的是沒有那種骨子裡與生育來的東西的,不消多說,看了圖自然會有感覺。下篇預告:超跑賞 之 帕加尼鬼魅之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