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紐伯格林

Europe    29/05/2005    Fernando Alonso        Renault            59    1:31:46.648

Europe    22/07/2007    Fernando Alonso        McLaren-Mercedes    60    2:06:26.358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紐伯格林和霍根海姆開始輪流舉辦德國站。

最早的時候,好像每一年每一站的分站冠軍都能記得。後來,連每一年哪些賽道還在賽歷上都模糊不清了。

原本,一直是霍根海姆賽道在舉辦德國站吧,紐伯格林名氣雖響,一直都是冠作歐洲站之名的。確實不記得是什麽時候開始,巴倫西亞取代了紐伯格林歐洲站的地位,德國境內的兩站比賽也變成了輪流舉辦的一站比賽。

2005年那次正好是高考前看的最後一場比賽。那次是KR在最後一圈的第一個彎角前懸掛突然斷裂,從領先者的位置退賽,然後當時排名第二的FA順勢變為冠軍。

比賽結果很胸悶啊。高考的成績也很胸悶。不過底子在那,倒也進了一志願。然後上大學,遇到了美籍韓裔的英語外教文閨離,交給她的第一篇英語作文,就是講述了2005的那場歐洲站。

到今天正好六年。剛才看比賽直播的時候,但凡鏡頭橫切給一號彎,還是能想起六年前KR帶著破裂的前懸掛和即將脫落的前輪側滑進沙礫堆的場景。真的難忘。

媽媽也還記得。剛才還問我,KR近來如何呀。歎口氣,丫在美國玩納斯卡卡車賽呢。納斯卡居然真的有卡車賽,這也是我很久以後才知道的。

2007年那次則是我自從看一級方程式以來頭一次錯過了半場正賽直播。那次好像是下了很大的雨,賽道都成澤國,如果不是今天查了歷史檔案,都不記得原來又是FA拿了冠軍。

錯過直播,也正是爲了參加文閨離組織的一個中美文化交流活動,那天晚上算是個開營式吧。正是上海最熱的大伏天里,回到沒有空調的宿舍,剛剛坐定,便看到KR又因為什麽稀奇古怪的故障退賽。

一級方程式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記錄,KR也可以貢獻一條,職業生涯從未在紐伯格林完賽。記得我媽那時候常說,KR該多多去燒燒香拜拜佛。笑得無語。

那個也已經是四年前的事了。

我不太會按照具體的年月日去記住那些日子,但是每到這一站我還是會想起來,作為車迷,是不是還是蠻職業的。

可惜今年FA沒有奪冠啊。也突然才想起來,即便明年去德國交流三個月的時間籠擴了德國站的比賽日,我能看到的,也是霍根海姆啊,笑。

其實吧,紐伯格林,我和你還是很有緣的,真的,但是我不急,人生那麼長,是吧。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Nada pode me separar do amor de Deus.

很多時候我想,就算是絞盡腦汁編劇本,真的也寫不出比這個更傳奇的人生了。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世界冠軍的代價

西班牙媒體好像一直對扒一扒車手的傷病很感冒。記得08年他們是做過一個看上去“很恐怖”的Jorge Lorenzo傷病分析錄像的,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感覺——體無完膚啊!現在,馬卡又給了Dani Pedrosa版本的,雖然是西語的,但是應該是很容易猜出意思的,看看這些年來鯊仔的骨折檔案吧。

一個數字是一處骨折,可憐的鯊仔啊!

據說這次骨折還算clean break,不需要手術,應該也會趕得上三周后的加泰羅尼亞GP。鯊仔最大的優點是,很少抱怨,很少廢話,像這次也沒有怎麼責駡麥當勞。當然,另一個原因是,該他罵的Puig基本都已經幫他罵過了- -#。Speedy recovery!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曲陽

我這人一般不怎麼上網團購的,因為懶得關心那些信息。但是大概是兩月底左右吧,Cipher發消息給我說看見了曲陽卡丁車的團購,半價。當時心想,反正要到五月十號才過期嘛,雖然是非周末的票,總也是用的掉的。於是一下團了四張,想還有兩個多月呢,隨便拉個人半小時不就搞定了。結果,沒想到去深圳去了三個多星期,回來之後又是上海站F1又是上海車展又是X-games Asia,又是中期轉博又是馬普國際學校申請又是這個組會那個總結,一坨事情忙完居然也就到了截止日期。本來Yuki答應了請半天假一起去,結果臨時臨刻突然跟我說來不了了。正好丹丹忙完一個項目周一休假,結果她也臨時臨刻被叫去加班了。本來想著我請客還找不到陪的人嗎結果還真是找不到。沒有敢在辦公室大肆宣傳。兩件事。第一,之前MelisaBaby在辦公室打遊戲,請問sqli怎麼會知道的?她是來過我們辦公室看見了還是有千里眼順風耳?第二,我跟老闆說過我周四一早不在研究所,他是怎麼知道我還有MelisaBaby等人一起去車展了?他是未蔔先知,特級間諜還是會讀心術啊?

突然就想起了雷諾09年的那起撞車門。車隊競爭嘛,人家還是赤果果的經濟利益在裏面了。當年花布那個,讓車手A故意撞牆引發安全車,從而幫助車手B拿到冠軍的做法。沒錯,是很卑鄙,很不人道,因為在拿車手A的命冒險。但是比起這個骯髒的構思。撞車門東窗事發后,WitnessX自以為清高的洩露了整個計劃制定的相關人員,直接導致當時的雷諾車隊領隊被永遠驅逐出F1,當時的雷諾技術總監被下達幾年禁賽令,我其實覺得這種背叛才是最骯髒最噁心的。很顯然,WitnessX你從一開始就知道全部的計劃,你當時就可以反對,反對不行你當時就可以揭發這件事情,或者你不揭發你辭職走人啊,不是違背了你高尚的道德觀么。你沒有。結果一年多過去了,要攤派責任了,開始洩露內部機密了。這怎麼說呢,做個婊子你也要德藝雙馨啊,你婊子你還立什麽牌坊呢?不說了,再說又想罵人了。上海話罵人還是很給力的,但是罵那些聽不懂上海話的也就沒意思了。

於是就一個人去開卡丁咯。開卡丁危險么?其實不怎麼危險啊,你開著極限速度也才80KM的小破車,戴個安全頭盔,有毛危險的?可是進場前就是必須要簽一個生死狀,申明我在這裡發生的任何事故卡丁車場無須負責。雖然我很喜歡玩卡丁,但是我真的老討厭簽這個生死狀了,簽這種東西感覺真的很差勁,就好像死了也沒人管一樣的。說起來卡丁車賽還是死過人的,去年就有一起,比賽時前車車手失誤上牆,胎掉飛出來正好砸到後車車手的頭上,1/2mv2畢竟。當然這是絕對絕對的小概率事件了。

曲陽卡丁車畢竟有些年頭了,比起上賽場那個破舊了不少。頭盔都是沒有面罩的,因為場地小,很多彎角沒有輪胎墻。不過這樣也許只有安全。沒有面罩你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自己的速度嘛,要是沒感覺的話絕對就一腳地板油到底了。說實話我理解那些用豪車飆車的人,車子太好的話一百公里兩百公里你坐在裏面是感覺不到的,不知不覺就爬到那個速度了。要是大家都開個普桑,一上一百公里車子自己就發抖,你看誰還有本事飆車。或者說,要是所有的車都是敞篷的,你看誰還敢輕輕鬆松飆到兩百公里,臉皮都要被吹下來了。

沒有輪胎墻其實有時也是好事。你看著輪胎墻總覺得很軟很安全嘛,一腳地板油也就過去了,了不起撞一下反正也疼不到哪裡去。直接看到水泥牆,那個心理感覺就不一樣了,你會想啊,萬一我這一把方向打不過去呢,不是直接上牆了。比如我一直沒敢在一號彎全油門過去,就是因為正好大直道上一腳地板油有點速度了,總怕臂力不夠轉向轉不過去。其實一號彎那麼寬,緩衝區也很大,只要方向打到位,絕對可以全油門過的,但是你做不到啊,卡丁車方向盤沒有助力的咯,速度越快需要打方向的力量越大啊。

而且存在一種矯枉過正的事情。看足球賽的人就會知道,每次比賽臨近尾聲,那些球員體力不行了,傳球失誤增多,那些失誤多數都是傳得遠了,你會奇怪力氣不夠應該是傳得近了才對啊,但事實上正是因為知道自己力氣不夠,所以刻意的多花了力氣,於是就矯枉過正了。卡丁車和其他的賽車也是一樣的,你知道要過彎,要打方向,但是你沒有那個力氣了,於是你卯足了勁一把打過去,一般來說就是打過頭了,於是車子就spin了。

本來是想著把四張券一起用掉的,一張八分鐘,四張也就半個多小時咯。知道自己身體素質不行,真沒想到其實自己的身體素質這麼差。十六分鐘就不行了。當然咯,要把卡丁車當碰碰車開的話一個小時也不會累的,但是我顯然不會那樣的咯。因為我不會甘心的嘛。曲陽賽道對80KM極速的車來說沒有任何一個彎角是需要刹車的。我不是很懂行,但我還是知道理論上的賽車線的。我知道路線足夠好力量足夠大的話那些地方都可以全油門過去的。所以我每一圈都在找那根全油門的賽車線,外內外,從一個路肩到另一個路肩。

跑八分鐘是不過癮的,但是跑到十二三分鐘也就是極限了。力不從心這種事情永遠都是存在的。打不過方向,一把猛拉,spin了。捨不得鬆油門,又轉不過彎,於是割草去了。事實上,因為那個破頭盔沒有面罩,還害的我割完的草屑直接跑我嘴裡去了- -#,一身的灰塵草屑更是躲不了的。

轉彎的時候當然還是會有G力的,一般的卡丁車都是沒有安全帶的,所以每次都有要被甩下車的感覺。有一些彎角因為人已經被甩的橫過來了,加上卡丁本身很貼近地面,所以那個進彎的視角真的很神奇的,其實我還真的蠻迷戀那個視角的,因為感覺真的很像在電視上看那些摩托車手壓把進彎的視角。不過副作用也是有的,就是開久了會暈車的,我是不暈車的,但是十六分鐘開下來我確實是感覺到了身體不舒服,如果不是那樣的話我也不會浪費兩張券不開的。因為我的手已經抬不起來,只是握著瓶子就在發抖了,五臟六肺有點不安定,左側腰部磨掉了很小很小一塊皮,爲了消減被甩來甩去的效果一直拿背貼著座椅所以背上磨的生疼。事實上,昨天讓MelisaBaby幫忙看了一下,背上那兩塊已經腫了,昨晚睡覺都一直火辣辣的疼,今天也還是碰不得,一碰就疼。

我也知道這次卻是是開的有點過了,直到現在手臂直起來都很疼。我是真的不甘心啊。你說不過就是十幾分鐘,怎麼就會累成這樣,我是有多弱啊!

其實很想今天繼續去開的,因為用剩的兩張券今天是最後一天嘛。倒也不是說捨不得這筆錢了,但是你要知道,卡丁車券和錢,對我不是一個概念。我其實也知道就算今天下午沒有組會,我真的去開了卡丁,估計一上去也就是昨天最後幾圈的那個糟糕狀態,而且我也知道不管自己狀態多糟,我還是捨不得松油門的,因為我不會甘心松油門的,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傻逼。我也猜我會不停的spin不停的上草地不停的撞牆,所以我也知道那是不好的。

所以我就想送人也蠻好的,然後就可以跟別人討論一下曲陽心得啦,雖然我自己不去我是真的很遺憾的,真的不是因為浪費了這張票子遺憾,而是可以去開卡丁沒有去而很遺憾。結果沒有想到送人都沒有人要。請客也沒有人,白送也沒有人。當然,就算最終送給了X,而X卻把卡丁當成碰碰車開的話,我心裡其實也不會高興的。很簡單嘛,在我看來有價值的東西,送給別人要是別人看不到那個價值,肯定是不愉快的。這樣想最後沒人去也沒什麽不好。不過我確實是不高興的,不是票子不票子了,是找不到跟自己價值觀一樣的人感覺始終很孤單。當然你cherish不cherish什麽,大概也是天生的,強扭硬掰也是改變不了的。那個時候突然很想念自己高中的班級,那個時候一大群人一起討論F1真的討論的很high的,突然理解了為什麽那麼多人都找了自己的高中同學做了男女朋友,大概真的是高中同學比較講的來吧。畢竟很多東西是需要共同語言去維護的,交流都有障礙的話,別的什麽都不用多談了。

我其實知道就算今天去開了那兩張券也就是自虐。但是一腳地板油真的也是我發洩的方式了。雖然看起來我脾氣已經很差了,但事實上多數時候我還是在忍的,我也不是那種天生很積極整天很哈皮的單細胞動物,就像開頭提到的那樣,很多事情我不說又不是我真的不知道或者真的不在乎,跟談不來的人一起工作真的很累的,我又不是天生撲克臉咯,表情也是要擠出來好不好。沒辦法的,你整天鬱悶整天哭喪著個臉沒有要理你的,誰都喜歡那些個性sunny心態積極的人啊,可是有幾個是天生單細胞啊,單細胞能活到現在?我就是把這個當做一種修行了。但是脾氣就是差,改也改不了。

我以前買過一雙輪滑鞋嘛,我求的是什麽呢,其實我求的就是摔倒。沒有任何顧慮的去受傷。我還記得剛買那鞋的時候我正好要出國看個比賽,每次練習提心吊膽,怕摔骨折了害的行程取消。我一個人去香港澳門旅行,很累,那時華大辦公室很多人感冒,但是沒有傳染給我,因為我怕我自己感冒,然後出不了境。我沒有時間去生病或者受傷啊,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幫我搞定任何事情的,你拖,拖了多大的坑將來還是要自己去填。所以我就自虐的想摔倒想受傷啊。我去開卡丁,我其實希望我可以沒有任何顧慮的一腳地板油,管他上牆翻車的。但是我不能啊,我撞骨折了有人能把我從那個座位上拉起來么?如果一不當心傷著了,肯定會被懂行的罵傻逼,被不懂行的罵活該。

我還是有很多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的,所以我的人生並不消極,或者說即便偶爾有些消極情緒,我也是很快就可以恢復過來的,實在是我的to do list太長了。或者說,還是很多事情不做的話會不甘心吧,就像可以全油門過的彎角要你鬆開油門總是不甘心的一樣。

今天收到郵件說馬普國際學校的申請還是過了,雖然之前就聽說了,但是這個也算是confirm了。我不知道其他人都是因為什麽各種各樣的理由想要去德國了,當然能去總比不能去好了,白給的總是不要白不要吧,這也算正常人的心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價值觀比較奇怪,或者說至少在這麼一小圈子的人當中顯得比較奇怪。對我來說,我一直覺得超越我價值觀範圍以外的人或事,都是一文不值的。不知道正常一點的其他人是怎麼想的。

過兩天就是爸媽結婚紀念日,不知道送點什麽給他們好呢。我唯一不喜歡我爸媽的一點就是他們的綿羊性格啊,很多事情,他們總是喜歡大化小小化無,能忍的都忍了,總是說,不要惹是生非。這我就真的很看不慣啊。以前有一段時間老爸身體不太好,說起來是單位一點issue,大概是有人酸他還是啥的,搞的很不開心。我說人家酸你你就不能酸回去?人家罵你你就不能打回去?他敢白天在別人面前造你的謠,我就敢半夜到他們家門口放花圈。難道很多事情是忍一忍就能過去的么?這世上得寸進尺的不要臉的多了去了。你就是憋著才憋出毛病嘛。

但是沒有辦法。我也不是那種腦門一熱想幹啥幹啥的人。我有時甚至非常討厭自己這麼理智。不這麼理智的話我現在肯定幸福多了。但是沒有辦法。我知道什麽對我是好的。人生總是要compromise的,不可能事事如意,爲了得到一些東西,總是要失去一些東西,爲了擁有一些東西,總是要忍耐另一些東西。所以我也不是要去抱怨什麽。也正是這樣,我才更加需要去開卡丁車,去spin去割草去上牆。算了,今天也是得了空了碼了那麼多字,其實也就是寫給自己看的。因為雖然用的是中文,但是懂中文的也很難看懂的。

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超跑賞 之 番外篇 2011上海車展特輯(上)

幾乎純粹是為了親眼看看458意大利,在被老板知道翹班的前提下,還是趕在上海車展即將落幕的最后一天前去觀展。在過去的將近兩個月里,每天不是忙著學業相關的事情,就是忙著四處旅行或者看比賽,體檢時醫生都說我太過勞累了,只怪我天生精力充沛感覺不到吧,一直到今天,才終于找到一個間隙可以睡到下午才起床,也終于找到一個機會可以整理一下這些來上海展出的寶貝們~

還是按照當天的行進路線來說好了,首先是這輛Fisker Karma,之前并沒有聽過這個品牌,這個設計看上去沒有特別新穎的地方,不過確實中庸的還是蠻好看的,也算是結合了美國車的硬朗和歐洲車的飄逸了。

Fisker Karma
 據說這輛混合動力車賣的還挺好的,幾十萬人民幣的價格也許還不算絕對的難以承受,但是考慮到上海日益上漲的油價,我越來越懷疑我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有一輛自己的coupe了。

然后是這輛同學說很適合我的Mitsuoka Himiko,可惜這車不管多貴,離開我喜歡的風格也差得太遠了,倒是很有老爺車的范。為什么大家都說我很女王呢,我自覺沒有那么霸道啊--#

Mitsuoka Himiko 女王
就我的審美來說,我還是覺得下面這輛Orochi酷多了,不過從設計上來說他們面向的對象是不同的,要我說Himiko感覺比較適合五六十歲的人--#,Galue大概適合四十多的紳士,只有Orochi才適合年輕人嘛--,當然我這是純粹從外觀上胡謅的。。

Mitsuoka Orochi 大蛇
Orochi的前臉,尤其是大燈設計真的很有大蛇的那種感覺,對分的尾翼用在它身上也感覺有種說不出的合適--,總體來說,我覺得Orochi的設計非常好,但是倒也說不上很喜歡,大概是我其實覺得這設計看上去有點小恐怖吧,總覺得有點陰險啊--。。不過無疑比起另外兩款,我還是更喜歡Orochi的,當然Orochi算超跑,另外兩輛都只是富豪用車的感覺,這也是他們不同的地方了。

Mitsuoka Galue 天路
Galue算是跟勞斯萊斯之類的車一個設計思路的了,但是說實話看上去有點小蠢--,好吧,只是至少目前我還是不喜歡這類車了,總覺得里面會走出來一個有錢的傻胖子似的--。

接著就是本次車展最貴的展品的,阿斯頓馬丁One-77。77是說全球限量77部,這款車也算是目前阿斯頓馬丁的最高產品了。覺得阿斯頓馬丁和瑪莎拉蒂感覺差不多,就是偏好那種紳士跑車的感覺,既柔和又有一種成熟的霸氣。

AstonMartin One-77
見過其他涂裝的One-77,不過覺得白色還是相對最適合的顏色,個人還蠻喜歡大燈下那兩個進氣口的設計的,總之,不夸張但是又難以忽略。

可惜的是AstonMartin的展臺沒有開放,站在外圍里面的一些展品看得不清楚,也就只有外圍的拍了幾張。

AstonMartin Rapide
我蠻喜歡Rapide這個名字的,在西班牙語里Rapido是快的意思,至于Rapide我猜可能是蠻接近的意思,不過不清楚是來自什么語言。要說的話AstonMartin最早是英國的牌子,不過現在據說落入印度人手中經營了。

AstonMartin Virage
我覺得AstonMartin的設計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他們的車從正臉看上去就像瞪了一雙可愛的大眼睛,也沒覺得多有殺氣什么的,可是從側面看上去,立馬速度感就不同了,細長的大燈很有一種正在飛馳的感覺,不曉得設計師們是不是故意這樣設計的,反正還挺有意思的。Virage后面那輛很Q的車是Cygnet,跟奔馳Smart一個類型的。更后面那輛銀色的是DBS,覺得他們好奇怪啊,本來以為他們會主打DBS的呢,結果藏在那么里面,害我都沒有拍到好一點的照片。

AstonMartin Vantage
總體看來,AstonMartin展臺的顏色好豐富啊,你看他們展出的車顏色不帶重的--#。不過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確實沒有一個所謂的專屬顏色了。

噔噔噔噔,接著到重頭戲啦,法拉利458意大利。只是很讓我郁悶的是,去之前看過同學拍回來的照片的,他們拍的458都是紅色的呀,為什么我去看的時候,展出的卻是一輛黑色的呢><!我是真的很喜歡法拉利那個被稱為貴族紅的噴漆的,好怨念好怨念啊。

Ferrari 458italia
我非常喜歡458側面的線條,似乎是縮短了的軸距甚至有一種摩托的動感,前臉其實也很不錯的,大燈設計很像鯊魚,保險杠和略為隱蔽的進氣口也很贊。458的得名是因為4.5L V8引擎,用意大利來命名也足見法拉利對這款車的期待。458第一次亮相是在2010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揭幕者是車王舒馬赫,命名者當然是蒙特澤摩羅。反正第一次見到458我就真心的非常喜歡這個設計,不過諷刺的是,正如Jezza有一次總結的那樣,每次法拉利F1車隊成績很好的時候,法拉利公司生產出來的車都不怎么入眼,每次法拉利F1車隊表現很差的時候,他們設計的新產品就非常奪人眼球。誒,真是杯具啊。

然后看一下對法拉利來說具有革命性的FF,FF是Ferrari Four的縮寫,意思是四座四驅車,也就是法拉利曾經發誓不會造的車,不過最主要的革命性在于,這是他們頭一次在設計跑車的時候還考慮到行李空間。我猜他們大概最終還是想和卡宴什么的分市場一杯羹的,而FF或許只是一個探路性的嘗試。

Ferrari FF
不得不說,FF還是比我想象的好看一點,因為最早在官網上看到圖片的時候,我其實覺得FF蠻難看的,主要是FF既像跑車一樣有很低的車身,又像有些SUV一樣有寬大的尾部空間,總覺得不是很和諧,不過照片可能多少加強了那個效果,實際看起來那模樣并不難接受。

然后是法拉利最便宜的一款被稱為平民跑車的California,要我說,這車的價錢半點都不平民--#,但是樣子上來說,確實很平民,反正不夠出彩,總覺得有點笨,不夠飄逸。

Ferrari California
最早的時候法拉利所有的車都是紅色的,后來正是蒙特澤摩羅為了開拓市場,改變了這一長久以來的慣例,以至于當天展臺上,唯一紅色的車就只有當中那輛F150°和下面這輛599了。

Ferrari 599
Bernie那個老狐貍說的很對,不是F1離不開Ferrari,其實是Ferrari離不開F1,你看大屏幕下方不還寫著16屆車隊冠軍么。可惜的是現在確實是Red Bull王朝了,說過要在伊斯坦布爾重大升級的法拉利,今天QP表現的也還是差強人意。

然后是曾經和法拉利是死對頭的蘭博基尼,看到現在動輒幾百萬的名車,誰能想到他們家最早其實是做拖拉機的。蘭博基尼的車似乎都是以西班牙最著名的斗牛命名的,特征就是硬朗的折線還有過分的寬大,可惜這次只看到了Gallardo和Aventador。

Lamborghini Gallardo
其實把Gallardo翻譯成蓋拉多并不合適呀,直接音譯的話應該是嘎壓日多嘛--#,當然這樣難聽多了。對于蘭博基尼的車,我覺得還是越夸張越好看,比如下面這個Aventador看上去就更帥一點。

Lamborghini Aventador
說實話Aventador這名字總是讓我聯想到阿凡達,不知道這車以后會不會有中文譯名,有的話又會是什么。Aventador看上去其實還蠻像Reventon的,如果哪天寫Lamborghini專題的話,再慢慢討論細節吧。

然后是賓利,這是我從小最早聽說過的品牌之一,好像在我父母的價值觀里,所謂的豪車就是奔馳+賓利,可能因為他們進駐中國市場比較早吧。可惜的是,我實在是不怎么喜歡這車的設計,我始終喜歡那種綢緞般飄逸的跑車,這種太過穩重的設計至少目前還不是我的菜。不過也可以理解啦,畢竟多數人買豪車都是為了彰顯身份和地位的,那賓利和勞斯萊斯或者瑪莎拉蒂當然就是首選,如果不買這樣穩重的車而去選擇那些靈動的跑車,大概看上去反而比較像暴發戶吧,就像卡特的婚紗注定不會前衛一個道理了。

Bentley GT continental


Bentley Mulsanne
接著來看看瑪莎拉蒂。有時覺得瑪莎拉蒂不愧是意大利人創造的品牌,即便是定位行政跑車,確實也沒有英國或者德國的那些品牌那么死板,固然是比不上法拉利或者帕加尼的靈動了,但是確實把穩重和動感結合的相當不錯。

Maserati Quattroporte
觀展那天有朋友提到摩德納,回來一查,確實摩德納在意大利有引擎之都的稱號,因為法拉利、瑪莎拉蒂和帕加尼總部都在摩德納附近。因為北極蝦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叫‘我寧愿去馬拉內羅當個清潔工’所以一直對馬拉內羅四個字印象深刻,倒是不知道離開摩德納也很近,摩德納似乎離開博洛尼亞也很近,還是帕瓦羅蒂的故鄉,這樣想來倒是以后去意大利旅游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了。

Maserati GranTurismo
瑪莎拉蒂最昂貴的車應該是MC12吧,下面這輛雖然不是MC12,不過看上去大概也是這次展品中最昂貴的一輛了。

Maserati GranTurismo MC stradale
很多跑車都會加上GT,比如保時捷911GT,比如賓利歐陸GT等。可能是因為FIA GT的關系,我以前想都沒想就直覺的以為GT指的是參加Grand Prix的車,今天才發現如果那樣的話縮寫應該是GP才對--#。原來GT指的正是Grand Turismo或者說Grand Touring,雖然直譯過來似乎是指的能做遠程旅行的車,但是一般來說還是理解成大馬力的車,確實,凡是以GT命名的車都不平凡角色呢。

Maserati GranCabrio
我確實是沒有仔細研究過瑪莎拉蒂的車,像這輛GranCabrio怎么看都和GranTurismo沒什么區別啊--#,大概哪天有空了好好去管網下個詳細的圖集仔細比對一下的話能發現一點不同吧--#。

寶馬的展臺,對他們的車不是很有愛,不過下面這樣啞光的噴漆確實很贊。

BMW AC Schnitzer
倒是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2006年舒馬赫第一次退役的時候,算是BMW最為友好了,記得很清楚他們最后幾站里一直在尾翼上寫著Danke Michael(Michael謝謝你)。然后當時有一首歌叫Deutchland(德意志),當中有一句這樣的歌詞Schumacher keinen Mercedes fahrt(舒馬赫開的不是奔馳車)。結果呢,誰能料到2009年舒馬赫復出,開的正是奔馳車--#。

然后我們來看看布加迪威航,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公路車,百公里加速只要2.5秒,極速407公里。可是,這車實在圓滾滾的讓我總是想到阿米巴蟲--#,真的是,球形也是一種身材么。

Bugatti Veyron
不是太理解為什么官方譯名還是翻譯成了威航,搞的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威龍的升級版呢,畢竟威龍這個譯名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了,換個叫法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to be continued...為了避免帖子過長,還是分篇吧--#)